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6.41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檢定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考院為不具備學歷而有志於高等、普通考的人所舉辦的檢定學力的考,分高等與普通檢定兩種。另外各項職業也經常舉行資格檢定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持考之事。《明史.卷七○.選舉志二》:「故事,閣臣典,翰、詹一人副之,時已推禮部尚書顧秉謙,特旨命國祚。」
破壞性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系統的裝置或材料進行之破壞性或不可復原的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為應生員考的第一;其例在二月舉行,由縣官主持,儒學教官監。童生在縣署公告考期之後,自填身家籍歷,五人連保,向縣署報名。以四書、五經文及詩賦;畢就應取生員之兩倍,冊送府。按科舉考制度,由童生入冊儒學成為生員(秀才),依序須經縣、府、院等三階段。據〔清史稿校註.選舉志〕載:儒童入學考,初用四書文、〔孝經〕論各一,〔孝經〕題少,又以〔性理〕、〔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蒙〕命題。嗣定正四書文二,覆四書文、小學論各一。雍正初,科加經文;冬月暑短,書一、經一。尋定科四書、經文外,增策論題,仍用〔孝經〕。乾隆初,覆兼用小學論;中葉以後,書藝、經藝各一,增...
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由皇帝親自在大殿中主持。《明史.卷七○.選舉志二》:「三年大比,以諸生之直省,曰鄉。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之京師,曰會。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曰廷,亦曰殿。」
2.元代對讀書人的通稱。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他本是太學中殿,怎想他拳頭上便死,今日個則落得長街上檢屍。」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張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的分科考。有秀才、明經、進士等科。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既第之後,雖專於科,亦不廢詩。」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科銓衡局,衙參典校廚。」
2.明清科舉制度,各省學政周歷各府州,從童生中考選秀才及甄欲應鄉的生員,稱為「科」。《聊齋志異.卷一.葉成》:「值科,公游揚於學使,遂領冠軍。」也稱為「科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得、感到。例:寒天到了!著有一息仔冷。(冬天到了!覺得有一些冷。)
致畸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用實驗動物鑑定外來化合物致畸胎性的標準驗。通過致畸胎驗可檢測受測物導致胚胎死亡、結構畸形或生長遲緩等毒性作用。通常以大鼠或小鼠,性成熟的驗動物進行交配,以雌鼠陰道發現陰栓或塗片發現精子為受孕0天,將孕鼠隨機分組。通常設3個劑量組和1個對照組,每組20隻孕鼠。高劑量組應使母鼠產生明顯的毒性反應,但母體死亡率不應超過10%;低劑量組應無明顯的毒性反應。於胚胎發育的器官形成期(大鼠為受孕第6-15日,小鼠為受孕第5-14日)給以受物。於自然分娩前1-2日,剖腹取出子宮內胎,記錄活胎、死胎及吸收數,檢查活胎的外觀、骨骼及內臟畸形。對處理組以母體數為單位計算母體畸胎發生率,以胎數為單位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測的想。《文明小史》第三○回:「現在你們想,中國的法律,不但幾千年傳到如今,並且經過本朝幾位聖人考究過的,細密到極處,還有什麼遺漏要改嗎?」
慢性毒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驗期限佔實驗動物生命大部份的長期實驗。其目的是研究受物的毒性性質,受損器官閥劑量(濃度)或最大無作用劑量(濃度),為制訂人類暴露的容許限量標準提供重要根據。其實驗動物在齧齒動物首選大鼠,非齧齒類首選狗。暴露途徑為口服、呼吸或皮膚,根據人類可能的暴露途徑作為投藥途徑。一般設3個劑量組和一個對照組,大鼠每組20隻以上,非齧齒類至少4隻。最高劑量(濃度)組應出現毒性反應,但不致死,最低劑量組(濃度)組應不出現毒性反應。觀察和記錄中毒症狀,以及死亡情況等。定期測定進食量、體重,進行血液學、尿及臨床生化檢查、測量臟器係數及病理學檢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