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5.22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內容空洞,不切實際的。《文明小史》第三回:「識字人少,說空人多。」
2.不能兌現的說詞。如:「這人老是說空、許假願,從來不曾實踐諾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員在舞臺布景、燈光配合下,運用動作、表情、對等方式表演故事的藝術。也稱為「新劇」、「文明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談。如:「他喜歡與別人搭閒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文明小史》第三三回:「果然大眾都還聽,當天就一律開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言,相對於文言文而言。在五四運動被大力提倡之前所留下的主要文獻,包括東漢佛經、唐宋語錄、宋代本、明清小說等。迄今已成為最普遍使用的文體。也稱為「語體文」。
雖如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這樣說。表示不完全同意對方的說法。《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雖如此,但是那學堂裡的女孩子,放大了腳,天天在街上亂跑,心是野的,那能幫你成家立業,侍奉得我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罵別人的沒道理、沒意義、荒唐無稽。如:「你說的是什麼屁!」「這些屁,沒必要再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意義的。如:「廢連篇」。也作「費」。
理想的說情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想的說情境是哈伯瑪斯(J. Habermas)溝通行動理論申的一項假定,亦是批判系統性扭曲溝通的判準。哈伯瑪斯用之於偵測言辭行動的是否被扭曲。
  構成理想說情境的條件是:所有參與談者彼此間是平等的,而且是完全自由的,不受限於任何內、外在的情境。因此,理想說情境下的溝通是參與談者在無宰制之社會下不受扭曲的自由論辯真理。質言之,理想的說情境是參與對者在一個開放、無壓力及不受宰制的情況下,盡情的討論,期達成真理與理性的共識。
  哈伯瑪斯於一九七○年發表的〔邁向溝通能力理論〕一文中提出三個與理想的說情境相當的條件。有此三條件的限制,使人的談得以避免受到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上對屬下教導、告誡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