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
竭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紀三.隱帝乾祐二年》:「郭威攻河中,克其外郭。李守貞收餘眾,退保子城。諸將請急攻之,威曰:『夫鳥窮則,況一軍乎!涸水取魚,安用急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拂、掠。唐.白居易〈新樂府.秦吉了〉:「鳶捎乳燕一巢覆,烏母雞雙眼枯。」明.沈周〈題畫〉:「西風捎鬢腳,直得不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關鳥獸的籠子。《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螂,用樹葉遮蔽,正撲身向前抓牠。那隻螳螂抓到蟬後,得意洋洋的,同樣也沒警覺到身後有隻大鳥,正伸著脖子牠。莊子看到這種情形,有所警惕,悟得「利益」與「禍患」相連相倚的道理,於是丟下彈弓,轉身便要離開,但被守園人發現而指責了一頓。此事讓莊子悶悶不樂了三天,並體悟到唯有隨時保有真我,不為外物干擾,才能避於禍害。「螳螂捕蟬」這句成語就是由這件事化出,用來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後隱藏的危險。  另外,在漢朝劉向《說苑》中亦載有一事:春秋時代,吳王想發兵攻打楚國,而且不准任何人對此事進諫。有個隨侍想勸阻他,卻又不敢,於是故意在早上拿著彈弓到庭院裡,讓露水沾溼他的衣服。如此連續三天,吳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盛、旺盛。通「旺」。《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體內的油脂。如:「脂肪」。《文選.曹丕.與鍾大理書》:「白如截肪,黑譬純漆。」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六.鵰傳》:「胔扼吭,裂肪絕筋。」
鉤心鬥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宮室屋簷四角向外翹起,簷角內以兩枝角梁與一枝短柱相互鬥合,形成如鳥翼飛揚般的三角結構;支撐簷角的角梁則反向朝宮室中心,以榫卯鉤住固定,拉住揚起的翼角。指宮室的建築結構交錯,設計精巧。語出唐.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各抱地勢,鉤心鬥角。」元.許有壬〈送界畫林一清赴台州〉詩:「鉤心鬥角矗蜂房,各抱地勢分垠堮。」
瓜熟蒂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時機成熟,自然成功。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五六.元氣論》:「氣足形圓,百神俱備,如二儀分三才,體地法天,負陰抱陽,喻瓜熟蒂落,啐同時。」《隋唐演義》第一一回:「況吉人天相,自然瓜熟蒂落,何須過慮?」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ㄐ|ˇ ㄔㄤˊ ㄕㄚ,為兩種兵器。句戟為戟刃尖端有鉤的兵器,長鎩為長矛。戟,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 (4) 適戍:前往守衛。 (5) 抗:對等、匹敵。 (6) 九國:指戰國時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等國。 (7) 鄉時:昔日、以前。鄉,音ㄒ|ㄤˋ。 ◎2漢.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秦王足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韓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糜沒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