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6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禮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家指禮拜三寶,讚嘆經文、佛德。如〈釋迦如來涅禮讚文〉。《太平廣記.卷四九九.高騈》:「是夜黃昏,僧徒禮讚,螺唄間作。」《宋高僧傳.卷一七.周洛京福先寺道丕傳》:「遂白母往保壽寺禮繼能法師,尊為軌範。九歲,善梵音禮讚。」
寂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斷除貪欲、瞋恨、愚痴和一切煩惱,不再輪迴生死的境界。《維摩詰所說經.卷下》:「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滅。」《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佛以寂滅為事,以有身為幻。」也作「涅」、「圓寂」。
解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指修行者的心已完全息滅貪、瞋、痴等一切煩惱的境界。《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亦稱「涅」。
一心開二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心開二門《大乘起信論》之「一心開二門」思想,是從眾生心的自性清淨與虛妄無明,分別地說明了一切生滅流轉法與涅還滅法。此由一心所開出的二門,基本上可說是以一自性清淨心為樞紐,由此往下即開展現象世界的一切生住異滅;而往上則是通向涅寂靜的如實境界。 牟宗三先生:《大乘起信論》所提出之「心」乃是超越的真常心,此真常心是一切法的依止;所謂一切法,乃是包括生死流轉的一切法,以及清淨無漏的一切法。這一切法的兩面,都依止於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依」是依靠的依,...
導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1)指引導眾生去迷就正的人為導師。《新名詞訓纂.學屬.導師》引《佛報恩經》:「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涅經,使得無為長樂故。」(2)指僧伽中的上座。
葉落歸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品第十》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1>可回2>?」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注解〕 (1) 早晚:遲早。 (2) 回:返、歸。〔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景德傳燈錄.卷五.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
變化無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化很多,沒有一定規則。《莊子.天下》:「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晉.僧肇《涅無名論.位體第三》:「動而逾寂,隱而彌彰,出幽入冥,變化無常。」
三法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用以辨別是否符合佛法的三種準則。即一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寂靜。諸行無常,謂一切條件所構成的現象是剎那生滅;諸法無我,謂所有存在都沒有實體;涅寂靜,謂息滅煩惱就不會輪迴。《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若一切教為此三種理印所印等,名為了義,違三法印等,非了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宗派將經典教法批判分類,而以本派所宗的經典教法為最圓滿究竟的教法,謂之圓教。但各派思想不同,所認為的圓教也各異,如天台宗以法華經和大般涅經為圓教,華嚴宗以華嚴經為圓教,道宣以唯識思想為圓教。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一:「聖教萬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