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決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幕後謀劃策略,並取得勝利戰果。參見「運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條。《晉書.卷三六.張華傳》:「算定權略,運決勝,有謀謨之勛。」
不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計策也劃不出來。見「一莫展」條。01. 宋.吳泳〈張范授武翼郎制〉:「言之則利析秋毫,行之則一不畫,寧不誤我王事哉?」
02.宋.劉克莊〈趙倅與灝條具軫腹事宜狀〉:「奈何玩習苟且,憂其急而妄動,幸其緩而自寬,急則匆匆……緩則一不畫,自始至終墮虜狡謀,至今以疆場之憂上勤宵旰,執事者失策甚矣!」籌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計算數目所用的器械,以竹木及厚紙等製成,上記數字,用以布算。元.柳貫〈洪州歌〉十五首之一:「官鹽法名有饒乏,市利商功無算。」
  〔辦中央民族學院的試行方案〕是政務院於一九五○年所頒發關於開辦民族院校的第一個決定。方案中規定了中央民族學院的任務:為大陸地區各少數民族實行區域自治以及發展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培養高級和中級幹部;研究中國少數民族問題,以及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發揚並介紹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組織和領導關於少數民族方面的編輯和翻譯工作。確定當時先設立軍政幹部訓練班、本科政治系與語文系,必要時可附設少數民族幹部子弟中小學。同時規定了招生的條件、學制、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等。該方案並要求建立研究部,下設若干個研究室,儘可能將各大學和國內各地研究有關民族問題的適當人才集中到民族學院。並規定中央民族...
較勝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量之下,略為優異。如:「對方攻勢雖來勢洶洶,但他的技法仍較勝一,終於獲得比賽的冠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劃商議。如:「商對策」。也作「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劃商議。《周書.卷三八.蘇亮傳》:「亮有機辯,善談笑。太祖甚重之。有所議,率多會旨。」也作「商」。
拔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計算數目的工具。數目少的稱為「短」。「拔短」引申為短命、凡事半途而廢或情人不能長相廝守的意思。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二折:「心事人拔了短,有情人太薄倖。」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可惜俺鴛鴦會沒了下梢,不是俺鸞鳳交拔了短。」
國語統一備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統一備委員會為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前身,成立於民國十七年(1928)十二月。在此之前,清末民初即有少數學者倡議國語統一;辛亥革命成功,臨時教育會議於民國元年(1912)七月在北京召開,會中通過有關國語統一之議案多起,而教育部即根據其「議國語統一之進行方法」案,制定〔讀音統一會章程〕,於部內設專人開讀音統一會。二年二月,讀音統一會在北京開會,會期自二月十五日至五月二十二日,由教育部延聘及各省推派之代表吳敬恆等八十人出席,會議的成果計有:審定國音,制定注音字母及國音推行辦法。
  讀音統一會開幕後,由於政局不靖,教育部無暇顧及國語的推行工作,於是在北京的統一會會員王璞等二十五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夜間計時的竹簽。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詩:「燒香知夜漏,刻燭驗更。」《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凡奏事,遣官送之,晝題時刻,夜題更。」
2.指時間。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客子久不到〉詞:「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