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7.89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清。宋.蘇軾〈次韻答荊門張都官維見和惠泉〉詩:「泉源本無情,豈問與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因循。如:「沿襲」、「因襲」。《史記.卷二四.樂書》:「五帝三王,樂各殊名,示不相襲。」《文選.陸機.文賦》:「或襲故而彌新,或沿而更清。」
鐘鳴鼎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夫纖嗇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勝。田農,掘業,而秦揚以蓋一州。掘冢,姦事也,而田叔以起。博戲,惡業也,而桓發用(之)富。行賈,丈夫賤行也,而雍樂成以饒。販脂,辱處也,而雍伯千金。賣漿,小業也,而張氏千萬。洒削1>,薄技2>也,而郅氏鼎食3>。胃脯,簡微耳,氏連騎。馬醫,淺方4>,張里擊鍾5>。此皆誠壹之所致。 〔注解〕 (1) 洒削:音ㄒ|ˇ ㄒㄩㄝˋ,磨刀時以水灑之。 (2) 薄技:粗淺的技藝。 (3) 鼎食:列鼎而食。形容富貴人家飲食奢侈。鼎,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 (4) 淺方:低淺的...
膠柱鼓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子.道德》老子曰:「執一世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猶膠柱1>調2>瑟3>。聖人者,應時權變,見形施宜。世異則事變,時移則俗易,論世立法,隨時舉事。上古之王,法度不同,非故相反也,時務異也。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為法者,與化推移。」 〔注解〕 (1) 柱:琴瑟上繫弦的木條。 (2) 調:音ㄊ|ㄠˊ,演奏、彈奏。 (3) 瑟:一種彈撥弦樂器,形狀似琴。古有五十弦,後改為二十五弦,弦各有柱,可上下移動,以定聲音清高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世界、世間、世人。如:「傳世」、「避世」、「世外桃源」。《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楚辭.屈原.漁父》:「舉世皆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王充《論衡.逢遇》1>夫賢聖道同,志合趨齊,虞舜2>、太公3>行耦4>,許由5>、伯夷6>操違7>者,生非其世,出非其時也。道雖同,同中有異,志雖合,合中有離。何則?道有精麤8>,志有清也。許由,皇者之輔也,生於帝者之時;伯夷,帝者之佐也,出於王者之世,並由道德,俱發仁義。主行道德,不清不留;主為仁義,不高不止,此其所以不遇也。堯溷,舜,武王誅殘,太公討暴,同皆麤,舉措鈞齊,此其所以為遇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 (2) 虞舜:上古帝王舜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今山...
抱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強。秦王政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參考資料〕 《淮南子.主術訓》夫水則魚噞,政苛則民亂,故夫養虎豹犀象者,為之圈檻,供其嗜欲,適其饑飽,違其怒恚,然而不能終其天年者,形有所劫也。是以上多故則下多詐,上多事則下多態,上煩擾則下不定,上多求則下交爭。不直之於本而事之於末,譬猶揚堁而弭塵,抱薪以救火也。另可參考:《史記.卷四四.魏世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乾淨。《新唐書.卷九八.王珪傳》:「至潔揚清,疾惡好善,臣於數子有一日之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澄淨、純潔。與「」相對。如:「清潔」、「清澈」。《詩經.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漣猗。」
搜索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搜索枯腸」原作「搜枯腸」。搜,搜索、搜尋;枯,空;枯腸,枯空的肚腸。古人認為喝茶能夠清腸解膩,讓人神清氣爽。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 中,形容作者喝了好友送來的好茶之後,身心舒暢的感覺,他喝了第三碗茶之後,肚腹中的穢之物全部都被清掃一空,搜尋空腸,只剩下讀過的詩書五千卷。後來「搜索枯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竭力思索。「搜索枯腸」較早的書證出自於明.邵璨《香囊記》第一○齣:「老夫如今年邁,沒心緒搜索枯腸,偷今換古,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