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25.0624 ms
共 4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恭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奚落、諷刺、挖苦
|
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汲水而挖掘的深洞。如:「水井」、「枯井」。《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
|
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挖鑿、挖掘。《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禮記.月令》:「穿竇窖,脩囷倉。」
|
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大陸西北地區人民所挖,用以居住的洞穴。如:「窯洞」。
|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沉溺酒色,設酒池肉林,不理朝政,殺害許多直言進諫的忠臣,導致國勢危在旦夕。紂王的叔父比干,是當時的賢人,他看到紂王如此荒淫無道,十分痛心,便勸諫他力圖振作,遠離酒色,造福天下百姓。紂王不聽,反而以賢人的心七竅皆通的傳說為藉口,要借比干之心來看看,便將比干處以挖心酷刑。孔子針對這段歷史,很感嘆地說:「紂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竅可通,比干就不會死了。」由此說明,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便是國家滅亡的主要原因。後來「一竅不通」這句成語,就從《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中所載的孔子的這段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
倒行逆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領吳兵攻打楚國,屢戰屢勝,終於攻下楚國的郢都。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報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平王的屍骨。逃到山中的申包胥知道這件事,就託人指責伍子胥說:「你雖是為了報父兄之仇,但也做得太過分了,難道你忘了也曾是楚國的臣子嗎?」伍子胥也託那人轉告申包胥,說:「我有生之年報不了仇,就像太陽快下山了,要走的路卻還很遙遠,我怕等不及了,所以只好做出違背情理的事情。」伍子胥以「倒行而逆施之」說自己不按情理行事,後來「倒行逆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胡作非為的罪惡行徑。
|
木已成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製舟船,利用大木頭,挖鑿其中而成。所以《易經.繫辭下》說:「刳木為舟,剡木為楫。」(刳,音ㄎㄨ,挖空;剡,音ㄧㄢˇ,削尖)就是這個意思。因為要挖木為船,所以在製作之初,如果後悔,這塊木頭仍可移作他用,假如木頭都挖空了,船都做完成了,才來後悔,那就來不及了。因此古人用「木已成舟」來表示事情發展已成定局,無法改變了。在《野叟曝言》第九回中,提到水夫人知道兒子文素臣私下在外納妾一事,非常生氣,本來要文素臣立即斷絕往來。但是經過媳婦田氏一番解說,分析利害後,水夫人不禁感到事情已成定局,所以才說:「據你說來,則木已成舟,實難挽回了!」這裡的「木已成舟」就是表示已成事實,難以改變了。俗話說:「生米煮成...
|
爭奇鬥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相展現各種新奇豔麗的風貌,以引人注目。如:「宴會上女士們無不挖空心思,爭奇鬥豔。」也作「爭奇鬥妍」。
|
處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費盡心機、久有存心、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挖空心思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