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單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而不予聽!」《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縱教血染鵑紅,彼蒼不念煢。」
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兒子。如:「他是家裡的生子,父母難免寵愛。」也作「子」。
專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管別人的意見而擅自決定、行事。如:「總經理如果一味的專斷行,將會嚴重打擊員工的幹勁。」
超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脫特出,自處於凡俗之外。《淮南子.脩務》:「超然立,卓然離世。」也作「超然處」。
向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牆角自哭泣。形容孤單絕望而傷心哭泣。參見「向隅而泣」條。唐.杜牧〈上吏部高尚書狀〉:「每遇時移節換,家遠身孤,弔影自傷,向隅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喝酒。唐.李白〈月下酌詩〉四首之一:「花間一壺酒,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分付已畢,是夜酌無聊,思量美人,只在內室,又念著日間之事。」
到之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人未曾涉及到的地方。多指見解新,與眾不同。如:「他的見解有到之處,值得參考。」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往往到之處,能以中鋒達意,以中聲赴節。」
斷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論」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在他的〔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1)的序言裡提出,他以為凡是不知道認識能力的界限與性質就驟然下肯定結論的,便是斷論。
  康德受到英國經驗主義(Empiricism)哲學家休姆(D. Hume, 1711~1776)懷疑論(Scepticism)的啟示,認為一切人類的知識內容必須建立於經驗的基礎之上,始可能成立。傳統形上學僅依賴理性思辯,運用純粹概念進行知識的建構,而未研究理性如何能夠取得這些概念。換句話說,未對理性的能力進行批判便對形上學的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但、不只。《禮記.禮運》:「故人不親其親,不子其子。」《紅樓夢》第五五回:「目下宮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嬪妃皆為之減膳謝妝,不不能省親,亦且將宴樂俱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一人行走。《詩經.唐風.杕杜》:「行踽踽,豈無他人?」唐.盧綸〈秋晚山中別業〉詩:「樹老野泉清,幽人好行。」
2.固執己意以行事。如:「行」、「他做事向來一意行,不接受別人意見。」
志節高尚,不隨俗浮沉。《漢書.卷六.武帝紀》:「諭三老弟以為民師,舉行之君子,徵詣行在所。」《晉書.卷五六.列傳.孫楚》:「舉行君子可惇風厲俗者。」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