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民俗稱喪事每七日設奠一次為「作七」,由頭七到尾七共需進行七次,稱為「七七」。《北史.卷八一.儒林傳上.孫惠傳》:「從綽死後,每至七日至百日,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行道。」《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善繼只是點名應客,全無哀痛之意,七中便擇日安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敗壞、損毀。唐.劉禹錫〈猶子適越誡〉:「若知彞器乎!……苟措非其所,一有毫髮之傷,儡然與破甑為伍矣。」
摹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過作者親身的體驗,加以描繪的修辭技巧。如:1.朱自清<春>:「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2. 葉林《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濃霧塞滿了小棚,沾在臉上濕漉漉的,滑膩膩的,我們誰也看不清誰的臉。」 參考資料(註一)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益智書局,1985年11月三版。頁63-76。(註二) 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5月初版。頁120-133。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
功著杏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挖掘。漢.王充《論衡.效力》:「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鍤所以能撅地者,跖蹈之也。」元.李文《燕青博魚》第三折:「蠟打的鍬兒怎撅就的坑。」
舉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抬頭看。[例]舉目望去,天空一片藍,令人心曠神怡。
撇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白。元.李文《燕青博魚》第三折:「你這個養漢精,假撇清,你道是沒姦夫抵死來瞞定,恰纔個誰推開這半破窗欞。」《醉醒石》第一回:「那裡有不要錢的人?這是人面前撇清的話兒。待他做出來,便見分曉。」
本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安分守己。元.李文《燕青博魚》第三折:「怎知他欠本分,少至誠。」《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金孝是個本分的人,被老娘教訓了一場,連聲應道:『說得是,說得是。』」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嘗試摸索有別舊往的發展方式,文學界與音樂界,在楊弦和余光中的合作下,結合起來,並開啟自1975年後,為風潮的民歌運動。楊弦與余光中的「以詩入歌」,是民歌運動初期所慣用的一種模式。學院派的音樂創作者,認為余楊等人提出的「中國現代民歌」,定義與作法不夠精緻嚴謹,既不「中國」也非「民歌」;而非學院派,如陶曉清,則認為過於高格調的範圍限定,無法將有別傳統的民歌概念通俗化,更會扼殺新式創作的發展。雙方多次交鋒,對各自論述所謂民歌的「正當性」,每每展開論戰。與同是70年代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一樣,余光中皆在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張...
對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科舉考試時,士子針對皇帝策問,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對策者,應詔而陳政也。……漢文中年,始舉賢良,鼂錯對策,為舉首。」《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虧你今夜不過如此,將來金殿對策,你大約連趙錢孫李都忘了呢!」也稱為「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