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1.71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50、60年代是臺灣自戰後荒蕪裡復甦更生的年代,作曲家周萍(1926-1971)生逢此時,是國語流行歌曲及電影音樂的一顆灼灼明星。他創作了〈綠島小夜曲〉、〈願嫁漢家郎〉、〈美麗的寶島〉等傳唱不歇的國語流行歌曲,1963年以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大放異采,成為華人影圈首屈一指的電影音樂大師。他畢生創作了數百首歌曲,完成了一百部以上的電影音樂,三度獲得金馬獎最佳音樂,和一座亞洲影展最佳音樂,為臺灣作曲家在國際影壇上爭光不少。周萍的一生猶如浮浪飄萍,他出生成長於大陸,嶄露頭角於臺灣,最終在香港引領風騷。他被公認是臺灣國語流行歌曲的開創者,也是第一位在國語流行歌曲裡敘寫臺灣的作曲家。他的歌曲不但表現了懷懷鄉思土的「中國情結」,也融入大量臺灣元素,呈現了他鄉漸成故鄉的「臺灣想像」。 資料更新時間:109.4.24
曬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重磅紙上塗布一層赤血鹽及檸檬酸鐵銨溶液,在暗室內晾乾,以照相底片或透明圖等露光後,放入清水中漂洗,未感光部分被水溶解脫落,晾乾後即為曬圖。
青過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學生勝於老師,或後輩優於前輩。參見「青出於」條。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十九.山谷下》:「東坡蓋學徐浩書,山谷蓋學沈傳師書,皆青過於者。」
色箭毒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endrobates azureus (Hongmoed, 1969)
體長3~5公分,豔麗靛色的外表,夾雜黑色的斑點,用來警告侵略者牠身懷劇毒。
南美洲東北部熱帶雨林。
陸棲型,雌蛙每次產下5~13個卵於樹林裡的落葉堆,雄蛙同時照顧好幾窩的蝌蚪。當孵化後,蝌蚪爬到雄蛙的背部,一次攜帶1~2隻蝌蚪至鳳梨科的葉子積水處或樹洞裡。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箭毒蛙科(Family Dendrobat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關的簡稱。位於陝西省田縣東南。秦朝稱為「嶢關」,北周稱為「青尼關」。可通河南、湖北二省,地理位置重要。
天堂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radisaea rudolphi
體長約29公分,雄鳥尾羽延長的部分約34公分。喙灰色。雄鳥翼羽色,脅羽和腹羽褐色或色。羽毛蓬鬆、末端有細分岔,其餘部分羽毛黑色,腹面色和黑色羽毛之間有銹紅色橫帶,眼睛上下各有一明顯的白色斑塊。尾羽有2條特別延長,成線狀。雌鳥頭部至上胸部、背部黑色,眼睛周圍有白色不連續眼圈,翼羽籃色,尾羽黑色,羽緣色,腹部褐色。
共2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東部山區,海拔1,300~1800尺,不遷徙。
棲息於雨林、森林邊緣或是人工的庭園。食物為包括樹上的昆蟲和果實,雌鳥和未成年的雄鳥會聚集成群一起覓食,成年的雄鳥則單獨覓食,也單獨求偶。雄鳥挑選一根開闊的樹枝求偶,發出帶金屬味的叫聲,其中一種聲音有如收音機的靜電聲。求偶時雄鳥倒吊在樹枝上,2條延長的尾羽形成2道優美的弧線,腹部和脅部蓬鬆的羽毛則形成色展開的扇型,羽毛隨著身體一起抖動。在雄鳥展示的時候,雌鳥會在雄鳥捉住的樹枝上移動,最後站在雄鳥的2腳之間,由上往下觀賞雄鳥的展示動作,一直到雄鳥結束搖晃,站在雌鳥旁邊。鳥巢為淺杯狀,位於矮樹上。本種是天堂鳥中族群最受威脅的鳥種之一,因為大部分的雨林棲地已經被砍伐或是開墾成為農地。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天堂鳥科(Family Paradisae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十字花科蕓薹屬,一年生草本。莖粗,直立,高二十至六十公分。基生葉卵形,莖生葉卵圓形至長橢圓形,邊緣波狀或具不整齊鋸齒,基部耳形,葉柄長,秋天變為紫色。總狀花序,花白色或淡黃色。是一種不結球的甘。嫩葉供食用,富鈣、磷及鐵質。
尖尾無鬚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cruronus novaegealandiae (Hecter, 1871)
體延長而側扁,尾部細長而尖。上下頜具中等犬齒,最長的牙齒不超過眼徑的1/4。鰓耙27~30。第一背鰭基底短且完全為軟條而無硬棘;第二背鰭與臀鰭基底等長,其末端皆與尾鰭相連。體側上部呈淡色,下部則為銀白色。最大體長可達1.4公尺。
主要分布於西南太平洋水域。
中、深層水域魚類,棲息深度很廣,從5~900公尺深均有分布,稚魚甚至棲息於河口區及港灣內,一般棲息深度約在200~800公尺間。以魚類、烏賊及甲殼類為食。產卵季節在7~9月間。
此魚是澳洲、紐西蘭的重要漁獲,年產量可達20萬噸以上。魚肉質鮮美,多種煮法皆宜。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尖尾無鬚鱈科(Family Macruronidae),Southern Hakes
圓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紡錘形,微側扁。下頜稍突於上頜。上頜延伸至眼前緣之下方。上下頜各具一列細齒;鋤骨呈矢形齒帶;腭骨及舌面呈細長齒帶。鰓蓋膜後緣平滑。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36-39。背前鱗延伸至瞳孔前緣之上方。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12-13鰭條之下方,全為稜鱗。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呈新月形,後方具一離鰭;胸鰭長,末端僅延伸至第二背鰭起點之下方。體背綠色,腹部銀白。背鰭、胸鰭淡色至黃綠色;第二背鰭具黑緣,其前方鰭條末端具白緣;尾鰭黃綠色;餘鰭淡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山名。位於陝西省田縣東南,相傳此山出美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