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巨蜂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tagona gigas
體長l9~20公分,是所有蜂鳥當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喙直,呈黑色,頭頂、頸背、背部及翼為褐色;眼下方、喉部、胸部至腹部為紅褐色,尾上及尾下覆羽白色,尾羽褐色,腳黃色。
共2亞種,分布南美洲,自厄瓜多爾至智利及阿根廷的安地斯山山脈地區。
棲息於山區灌木林、河岸森林以及耕地。飛行時像一隻具有長喙的雨燕。在花前覓食時,振翅的速度比一般的蜂鳥慢。巢小,築於大枝條上,由苔蘚及地衣組成;每窩可產卵2 個,成鳥會以反芻的花蜜和昆蟲來餵食雛鳥。
鳥綱(Class Aves)
雨燕目(Order Apodiformes)
蜂鳥科(Family Trochilidae)
|
蜂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群蜂早晚定時的聚集,如下屬參謁長官於衙中,故稱為「蜂衙」。宋.李新〈資州鄧園〉詩:「蜂衙歸去欄干靜,江面飛來燕子忙。」元.錢霖〈清江引.夢回晝長簾半捲〉曲:「高歌一壺新釀酒,睡足蜂衙後。」
2.蜂房。元.趙奕〈玉山與郯九成自姑蘇來吳興僧可傳邀余陪遊弁山之黃龍洞時有紫霞同席遂分韻得花字〉:「龍居潛石洞,花暖護蜂衙。」
|
蜂巢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芻類動物的胃常分四囊,其第二囊內壁構造襞皺如蜂巢,故稱為「蜂巢胃」。
|
黑翅蜂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2-15 mm。頭部深褐色;複眼極大,褐色;觸角極短。前胸背板橙褐色,被橙色毛,背面中央被毛較稀疏,常沾滿花粉;小楯片橙褐色;翅褐色,近前緣處顏色較深,翅脈深褐色。腹部黑色,被黑色毛,中央一節腹節則是被白色毛形成一條白色橫帶,腹部末兩節也長有白毛。
|
蜂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蜜蜂採取花中甘液所釀成濃稠的蜜汁。《里語徵實.卷中上.蜜曰蜂糖》:「江南呼蜜為蜂糖,蓋避楊行蜜名也。行蜜在時能以恩信結人,身死之日,國人皆為之流涕。」也稱為「蜂蜜」。
|
臺灣花蘆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名:台灣花蘆蜂、高砂花蘆蜂。
體長:4.5–7.0 mm。
主要鑑定特徵:雄性唇基及臉側黃斑發達、第6腹節具有1對尖銳齒突。雌性唇基具縱脊,黃斑中央超過一半、臉側黃斑加寬,球桿形、中胸盾片具4條黃紋。
類似種:花蘆蜂亞屬(Ceratinidia)有許多種,主要特色均為體黑色、頭胸腹具豐富黃斑、唇基呈倒"T"形。本種與其他本土花蘆蜂種類主要差異在雄性後足腿節有一撮長毛,屬黃蘆蜂 (C. flavipes) 類群。此外生殖節特徵亦有差異。
|
岐阜小繭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岐阜小繭蜂為單寄生性之蚜蟲擬寄生者,成蟲體長約2~3公釐,每隻雌蟲能產約五百餘顆卵,分布地區包含中國、台灣,以及日本。岐阜小繭蜂在蚜蟲體內發育,幼期階段共三齡。
|
松毛蟲黑點瘤姬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波赤腹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名:波赤腹蜂。
本種屬於紋花蜂或黃斑蜂族 (Anthidiini)之赤腹蜂 (Euaspis)屬,特徵是體軀沒有太多體毛,具紅色斑紋。本種類似於台灣另一種基赤腹蜂,現況調查發現基赤腹蜂並不常見,兩者最大差異在於腹部第一節為紅斑或黑斑。
|
雄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性的蜜蜂。由未受精的卵子發育而成。身體強壯,頭圓,尾粗,翅大,無螫針。專司與蜂后交配,以繁殖後代。交配後即死亡。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