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7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另闢新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另外開闢一條新的道路。引申為另創一種新風格或新方法。如:「他的研究另闢新徑,值得鼓勵。」也作「另闢踁」。
萬紅千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萬紫千紅」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邵雍〈落花吟〉詩(據《伊川擊壤集.卷一九》引)萬紫千紅處處飛,滿川桃李漫成1>。狂風猛雨日將暮,舞榭歌臺人乍稀。水上漂浮安有定?徑邊狼籍更無依。流鶯不用多言語,到了一番春已歸。 〔注解〕 (1) :小路。
矰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設計害人的陷阱。《後漢書.卷七四下.袁紹傳》:「加其細政苛慘,科防互設,矰繳充,阬阱塞路。」《舊唐書.卷六五.長孫無忌傳》:「嗟憂患之易結,歎矰繳之難違。」
攬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控御馬匹韁繩。《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絕無,攬轡止踟躕。」晉.劉琨〈扶風歌〉:「攬轡命徒侶,吟嘯絕巖中。」
挈領提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1>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徑2>也。若挈裘領3>,詘4>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注解〕 (1) 原:推究根源。 (2) 經緯徑:縱橫的徑路。 (3) 挈領:提起皮衣的領子。挈,音ㄑ|ㄝˋ,提起。 (4) 詘:音ㄑㄩ,彎曲。同「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路。通「」。如:「徯徑」。《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序》:「鷹隼未擊,矰弋不施於徯隧。」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晉.潘岳〈太宰魯武公誄〉:「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桃李無言,下自成」。
蹺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怪異、違背常情。「敧」文獻異文作「欹」。《朱子語類.卷二九.論語.公冶長下》:「如一件物事相似,自恁地平平正正,更不著得些子蹺欹。」也作「蹺」、「蹺」。
一般無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一樣,沒有不同的地方。《西遊記》第七一回:「蹺!蹺!他的鈴兒怎麼與我的鈴兒就一般無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儘有途路各別,毫無干涉的人,驀地有人生得一般無二,假充得真的。」
綱提領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1>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徑2>也。若挈裘領3>,詘4>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注解〕 (1) 原:推究根源。 (2) 經緯徑:縱橫的徑路。 (3) 挈領:提起皮衣的領子。挈,音ㄑ|ㄝˋ,提起。 (4) 詘:音ㄑㄩ,彎曲。同「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