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花枝招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那女子的尖尖趫趫1>,鳳頭2>一對,露在湘裙3>之下,蓮步4>輕移,如花枝招颭5>一般。玉郎是個男子漢,一隻腳比女子的有三四隻大。雖然把掃地長裙遮了,教他緩行細步,終是有些蹺。 〔注解〕 (1) 尖尖趫趫:形容婦女小腳嬌俏有致的形態。趫,音ㄑ|ㄠˊ。 (2) 鳳頭:舊時女子所著之鞋,鞋頭以鳳為飾,曰「鳳頭」。 (3) 湘裙:女子的裙子。 (4) 蓮步:形容女子的步態婀娜多姿。 (5) 招颭:飄揚、搖擺,亦作「招展」。颭,音ㄓㄢ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計算花或雲彩等團狀物的單位。如:「一朵花」、「幾朵白雲」、「浪花一朵朵」。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六:「黃四娘家花滿,千朵萬朵壓枝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救濟、救助。通「賑」。《禮記.月令》:「命有司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戰國策.燕策三》:「是以委肉當餓虎之,禍必不振矣。」
萬紫千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邵雍〈落花吟〉詩(據《伊川擊壤集.卷一九》引)萬紫千紅處處飛,滿川桃李漫成1>。狂風猛雨日將暮,舞榭歌臺人乍稀。水上漂浮安有定?徑邊狼籍更無依。流鶯不用多言語,到了一番春已歸。 〔注解〕 (1) :小路。
自出機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詞義3 用法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魏書》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詞義作文獨出新意。機杼,織布機的梭子。 用法形容構想創新,不事抄襲。 相似詞另闢徑/別開生面/自出胸臆/卓具別裁 相反詞人云亦云/陳陳相因 例句歐陽修為文能自出機杼,不用故事陳言,而尤具高格。
歲月如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誠張主管》中有段描述:張勝受雇於張員外為線鋪主管,一日,員外夫人無故贈予張勝許多財物,張母認為事有蹺,為免生事端,便要張勝不要再到舖裡去,在家待著,但「時光迅速,日月如梭,撚指之間,在家早過了一月有餘」,身上的錢都已用盡,只好另謀生計。再如《水滸傳》第六二回:「三十餘個上廳頭領,每日輪一個做筵席。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早過一月有餘。」《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果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二十年。賈廉訪已經身故,賈成之得了出身,現做粵西永寧橫州通判。」都是以「日月如梭」來形容時光流逝之速,而且在這些例證裡,我們可以觀察到這個成語均非單獨出現,分別有「時光迅速」、「光陰荏苒」、「光陰似箭」等詞語...
踟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徘徊不前的樣子。《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絕無,攬轡止踟躕。」
改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轍」:《晏子》(據《意林.卷一》引)晏子1>治阿2>三年,毀聞于國。景公召而問之,對曰:「嬰築徑3>,急門閭4>之政,淫民5>惡之;舉儉罰偷6>,墮民7>惡之;決獄不畏強貴,強貴惡之;左右取求,非法不予,左右惡之;事貴人不能過禮,貴人惡之,是三邪毀于外,二讒去于內。臣請改轍更治,三年必有譽也。」 〔注解〕 (1)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尊稱為「晏子」。 (2) 阿:春秋時齊國地名。 (3) 徑:小路。,音ㄒ|。 (4) 門閭:鄉里的門。 (5) 淫民:邪惡不正的百姓。 ...
推波助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鮑照〈觀漏1>賦〉(據《鮑參軍集注.卷一.賦》引)昔傷矢之奔禽,聞虛弦之顛仆,徒嬰刃而知懼,豈潛機之能覺?惟生經之靃靡,亦悲長而懽促,恆證古而秉心,抱空意其如玉。波沈沈而東注,日滔滔而西屬。落繁馨於纖草,殞豐華於喬木。對昃離而後歌,據窮而方哭。雖接薪之更傳,寧絕明之還續。貫古今而并念,信寡易而多難。時不留乎激矢,生乃急於走丸2>。既河源之莫壅3>,又吹波而助瀾4>。神怵迥而多慮,心而尟歡。望天涯而佇念,擢雄劍而長歎。嗟生民之永迷,躬與後而皆恤。 〔注解〕 (1) 漏: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2) 走丸:滾動的丸珠。 (3) 壅:音ㄩㄥ,阻塞不通。 (4) 瀾:大波浪。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番,帶著兩個隨侍的小童僕,在城牆上彈琴,一付從容不迫的樣子。魏國前鋒來到城下,看到這付景象,覺得事有蹺,不敢再前進,敢緊回報予司馬懿。司馬懿不信,令軍隊停在原地,自己騎著快馬到城前眺望。一看之下,果然不假,諸葛亮高坐城樓之上,笑容滿面地彈琴,左右各站一個小童,一個手捧寶劍,一個拿著拂塵驅趕蚊蠅。城內百姓則是低頭灑掃,完全沒有禍到臨頭的驚慌。司馬懿見狀,以為諸葛亮是要誘敵深入,城內必有伏兵,於是決定暫且退兵。諸葛亮料想司馬懿當會整軍再來攻,便趁著魏軍退兵的空檔,帶著全城百姓與軍士,棄守西城,退入漢中。而他在這場交戰中,不費一兵一卒便以計退兵,不但在當時令人驚嘆,後世更有人作詩讚曰:「瑤琴三尺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