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54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硬、固執。漢.桓寬《鹽鐵論.論功》:「強倨敖,自稱老夫。」《宋史.卷三六○.趙鼎傳》:「檜見之曰:『此老強猶昔。』」
脾氣大、言語粗率。如:「這個人說的話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硬不屈。《宋史.卷三六○.趙鼎傳》:「檜見之曰:『此老強猶昔。』」《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老和尚見他說得強,心下好些著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漢.賈誼〈過秦論〉:「躡足行伍之間,而起什佰之中。」唐.薛逢〈題籌筆驛〉詩:「天地三分魏蜀吳,武侯起贊訏謨。」也作「崛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言語粗魯、態度執拗的樣子。
巴棍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粗魯率直的人。如:「他是個巴棍子,講話不懂得委婉修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性情直爽固執,言語粗魯率直。
槓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粗魯,做事固執的人。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強,固執己見。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上.吏部.大計部院互訐》:「各堂上官不從臣言,而都御史高明,剛愎自用,十三道御史豈無一人可斥?高明心懷不公。」也作「剛愎自任」、「剛褊自用」、「剛戾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固執、任性、不順從。如:「強」、「強脾氣」。
鷸蚌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河蚌的肉,河蚌立即把兩片殼合上,箝住了鷸鳥的嘴,雙方相持不下。鷸鳥對河蚌說﹕看你能支撐多久?河蚌也強的說﹕我也不相信你能支撐很久!兩者相持不下,互不相讓;最後,漁夫走來,把他們兩個都活捉了去。現在,趙國和燕國如此戰爭下去,雙方百姓都受到傷害,這種情形正像鷸鳥和河蚌相爭是一樣的,我恐怕在旁邊虎視眈眈的強大秦國會扮演漁夫的角色,趁機把趙和燕兩國一起給消滅掉。】惠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派蘇秦為使者,到燕國去和談了。於是,後來就將蘇秦的這個比喻引申成【鷸蚌相爭】,來形容雙方不和,相爭不休,卻讓第三者占了便宜。這是一個很有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