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80.5201 ms
共 2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驚嘆。如:「媽呀!」、「真的呀!」、「好險呀!」
2.表示疑問。如:「你要去呀?」、「這件事你怎麼不學呀?」
3.表示肯定。如:「是呀!」、「對呀!」
1.表示感嘆的語氣。如:「哎呀!完蛋了。」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呀!俺向著這迥野悲涼,草已添黃,色早迎霜。」
2.表示驚訝的語氣。如:「呀!下大雨了。」、「呀!我忘記把門關上。」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呀!真個下雪了,有這等異事?」
形容開門聲或叫喊聲。《西遊記》第一回:「只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裡面走出一個仙童。」《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她父女夫妻一見,呀的一聲,就攜手大哭起來。」
1.張口的樣子。唐.韓愈〈月蝕詩〉:「月蝕于汝頭,汝口開呀呀。」
2.空闊的。唐.孟郊〈石淙〉詩一○首之四:「磴雪入呀谷,掬星灑遙天。」
|
呀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吃驚的樣子。如:「他得知事件真相,不覺呀然一驚。」《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
2.門開、關的聲音。如:「一陣風襲來,剛關上的門呀然而開。」《文明小史》第五二回:「裡面琅琅的一陣響,兩扇門早呀然而闢。」
|
唉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嘆詞。表示驚訝或痛苦、惋惜的語氣。如:「唉呀!他把我心愛的花瓶打破了!」
|
哎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驚訝、著急、埋怨、不耐煩等情緒的感嘆詞。如:「哎呀!你又踩到我的腳了。」
|
呀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合吞吐的樣子。晉.木華〈海賦〉:「猶尚呀呷,餘波獨湧。」《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國世家.南漢世家》:「不覺朵頤,垂涎呀呷。」
|
啊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嘆詞,表驚訝或讚嘆。《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啊呀!妹子這便怎麼處,我此時我方寸搖搖,柔腸寸斷,你怎生救救我姐姐的纔好。」也作「阿呀」。
|
嗟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嘆息。《三國演義》第二三回:「劉表聞衡死,亦嗟呀不已,令葬於鸚鵡洲邊。」
2.比喻苦難。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三折:「摧林木,狂風亂刮。我這裡耽煩惱,受嗟呀,走的來力盡筋乏。」
3.擬聲詞。形容槳櫓聲。元.馬致遠〈新水令.四時湖水鏡無瑕套.山石榴〉曲:「櫓搖搖,聲嗟呀,繁華一夢天來大。」
|
哦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讚嘆或驚訝之詞。如:「哦呀!又打贏一場球!」
|
呀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張口空洞的樣子。唐.韓愈〈贈劉師服〉詩:「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餘皆兀臲。」
2.空曠遼闊的樣子。唐.高適〈東征賦〉:「眺睢源之呀豁,倚楚關之雄壯。」宋.孔平仲〈天門山〉詩:「清晨放舟出,回首見呀豁。」
3.敞開。清.黃景仁〈道中偶成〉詩:「萬家曉夢猶未醒,帶黑城門半呀豁。」
|
喔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驚異之詞。如:「喔呀!好大的西瓜!」也作「喔喲」。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