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8401 ms
共 1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液體慢慢的浸透或漏出。如:「滲透」、「水滲到土裡去了。」
|
滲透係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它是達西定律的比例係數,代表單位面積和單位水力梯度下,通過水層斷面之流量,反映流體流經透水介質的速率,單位是長度/時間(L/T)。滲透係數值與下列二個因素相關:(1)介質的特性,如粒徑大小及分布、顆粒的圓度、顆粒自然堆列情形等,(2)流體的密度和黏滯性。滲透係數之求法有三種:(1)經驗公式,如Hazen公式或Terzagni公式,(2)實驗方法,如用定水頭或變水頭滲透儀量測試體等,(3)現地方法,如利用抽水試驗、微水試驗(slug test)、或示蹤劑試驗等。
滲透係數定義為:
K=(Q/Ai) 式中,K為滲透係數;A為流體與介質之總斷面積;i為水頭梯度;Q為流量。 K的意義為在單位水頭梯度作用下,通過單位斷面積(含介質)之流量。如圖所示,水頭梯度為兩斷面間之水頭差h1-h2除以在流動方向兩斷面間之距離L,在多孔介質中之流速甚小,其流速水頭可略而不計,故水頭差即為能量損失水頭,亦即單位體積重量之流體流經該兩段面間之能量損失。因為滲透係數代表流體通過多孔介質之難易程度,故K值應為介質及流體性質之函數。由試驗及推理可以得知: K=Cd2γ/μ 式中,d為介質之粒徑;C為介質之物理特... |
滲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液體慢慢的透進物體裡面。如:「雨水滲入泥土。」
|
滲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由小孔緩緩向下滲出。《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滋液滲漉,何生不育。」
|
滲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由物體的縫隙透漏。如:「這房子年久失修,一下雨就會滲水進來。」
|
入滲容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入滲過程中,土壤的入滲率通常會隨時間增加而遞減,入滲率的最大值,通常發生在降雨的初期,稱為入滲容量,而入滲率的最終值,是個定值,通常也是最小,稱為基本入滲率(basic infltration rate)。
雨水降落到地面或人為灌溉時,由於重力作用及毛細管作用,使得水分滲入土壤之中,單位面積單位時間的入滲水量為入滲率。在特定地點特定條件下的最大入滲率稱為入滲容量fp,當地面的水量供應率i 大於或等於fp時,實際入滲率fa=fp;否則,fa<fp。就理論上而言,當I<fp時,則fa=i。在降雨或灌溉過程中,在啟始時刻fp=fo為最大(見圖),然後fp逐漸衰減至最後為一定值fc,此時表土層已經達到飽和狀態。fc值則依下層土壤之滲透係數而定。一般情況下,土壤之入滲容量隨時間之變化如圖所示。在現場情況下,入滲容量隨著地點有很大的變化,因此現場觀測時必須選擇多個有代表性地點,測得各地點之入滲容量曲線,再...
|
入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表的水分,向下進入地面下土壤的過程,稱為入滲。單位時間水分進入地面下的量,稱為入滲率 (infiltration rate),單位是長度/時間,如公分/小時(cm/hr)或英吋/小時(in/hr)。影響入滲的因子很多,如降雨特徵、土壤種類、土壤含水量、土壤化學作用、土壤內膠質物、生物作用、地面覆蓋物、地形、土地利用、土壤空氣含量、水質、溫度、及土壤的壓實和體積變化等。入滲通常是以數學模式來做近似的描述,較常見且實用的入滲模式,有Green和Ampt、Kostiakov、Horton、及Philip四種。現場量測入滲現象的實驗,常用的方法,為環筒入滲計(cylinder infiltrom...
|
滲透性、滲透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土壤或岩石之水傳導或氣傳導之能力。
2.在單位水力梯度(hydraulic gradient)作用下,水流經過土壤或岩石之速度,稱為該土壤或岩石之滲透性,又稱透水性。如以公式表示之,則為: k=v/i 式中,v為水流速度;i為水力梯度。因水力梯度為無因次參數,故滲透性k之單位與流速相同,常用每秒多少公分,亦即cm/sec。 |
滲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液體由物體內部緩慢滲透到表面。如:「滲出汗珠」、「泉水由石壁中滲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