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猻」條。
樹倒猻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戶部侍郎。秦檜死,黨羽離散,曹被貶,其妻兄厲德斯贈之以〈樹倒猻散賦〉。見宋.龐元英《談藪》。後用以比喻有權勢的人一旦失勢,則其依附者隨即散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若是富貴之人,一朝失勢,落魄起來,這叫做『樹倒猻散』,光景著實難堪了。」《紅樓夢》第一二回:「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生悲,若應了那句『樹倒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也作「猻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獼猴的別名。參見「獼猴」條。
猻入布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山野之性受到拘束。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其初受敕修唐書,語其妻刁氏曰:『吾之修書,可謂猻入於布袋矣。』」
猻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權勢的人一旦失勢,則其依附者隨即散去。參見「樹倒猻散」條。如:「不等他公開宣布下臺,昔日的跟隨者早已猻散。」
猻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幼小孩童往往極其頑皮,故舊時戲稱鄉塾的教師為「猻王」。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六.辨證類.嘲學究》:「近世嘲學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猻王。』」也稱為「猴孫王」、「猻大王」。
2.戲稱團體中的領袖。如:「他這猻王,當的可神氣呢!」也稱為「猴孫王」、「猻大王」。
猻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幼小孩童往往似猴子般頑皮,故戲稱舊時鄉塾的教師為「猻大王」。《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雖然也沒有甚麼大進項,比起沒有發達的時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猻大王,已經天懸地隔了。」也稱為「猴孫王」、「猻王」。
2.戲稱團體中的領袖。如:「他是那群人中的猻大王。」也稱為「猴孫王」、「猻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猴子。多用來罵愛搗蛋的小孩子的話。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我堪恨那夥老喬民,用這等小猻。」
叫花子沒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光桿一個。離開丐群的乞丐,不受拘束。比喻無牽無掛。《負曝閑談》第四回:「知縣革了,叫花子沒有猻了,何不進京去打點打點,拚著多花些錢,弄個開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野獸,似猴而性多疑。《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山多猶,似猴而短足,好遊巖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