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05 ms
共 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稻苗。《說文解字.禾部》「秧」字.清.段玉裁.注:「秧,今俗謂稻之初生者曰秧。」如:「插秧」。唐.張籍〈江村行〉:「江南熱旱天氣毒,雨中移秧顏色鮮。」
2.植物的幼苗。如:「樹秧」、「花秧」。也稱為「秧兒」。
3.初生的動物。如:「魚秧」、「豬秧」。也稱為「秧子」。
4.某些植物的莖。如:「豆秧」、「瓜秧」。
培養、栽種。如:「秧幾棵花」、「秧一盆魚」。唐.元稹〈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躡屐看秧稻,敲船和採菱。」
|
插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稻的秧苗插植於水田中。為水稻栽培的過程之一,目前插秧方法分為人工插秧和機械插秧兩種。也作「栽秧」。
|
秧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的幼苗。通常指稻禾的幼苗。
|
秧秧蹌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衰頹而勉強支撐的樣子。《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後來連藥也怕見吃了;秧秧蹌蹌的也還待了幾個月,一交放倒,睡在床上,從此便再扶不起。」也作「央央戧戧」。
|
秧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的幼苗。也稱為「秧兒」。
3.北平方言。稱不知世事而受人欺騙的富家子弟。《紅樓夢》第四五回:「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飢挨餓的要多少!你一個奴才秧子,仔細折了福。」也稱為「家秧子」。
|
秧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插秧時用來裝秧苗的盆子。例:這坵田地做得落三個秧盆个秧仔。(這塊田地可以插三個秧盆的秧苗。)
|
緋秧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額、頭頂、頭側和胸部栗紅色;枕、背至尾上覆羽暗橄欖褐色;飛羽及尾羽暗褐色;頦、喉白色,多少沾棕紅色,隨年齡增長,栗色加多;胸和上腹栗紅色;腹灰褐色,具白色橫斑紋和點斑;尾下覆羽黑褐色,具白色橫斑紋;兩脇暗橄欖灰褐色,不具白色橫斑或具不明顯的白色橫斑;腋羽暗褐色,具白色羽端。雌鳥與雄鳥相似,但胸部栗紅色較淡;喉白色;虹膜紅色;喙暗褐色,下喙基部帶有紫色;跗蹠橘紅色,爪褐色。幼鳥虹膜褐色,背面較成鳥色深,頭側、胸和上腹栗紅但染有灰白色羽,下腹和兩脇淡灰褐色,微具稀疏的白色點斑。
|
白腹秧雞(白胸苦惡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maurornis phoenicurus
體長約29公分。喙黃綠色,上喙基部紅色,腳黃綠色。背部石板黑色,胸、腹部白色,下腹部以及尾下覆羽栗紅色,尾羽短。雌雄相似。幼鳥喙、腳褐色,背部灰褐色,腹部黃白色。
共4亞種,分布於亞洲東部、南部及東南部,包括印度、中南半島、中國東南、印尼等。少數較北方地區的族群為候鳥。
通常單獨出現在低海拔地區的稻田、沼澤、湖畔、溝渠、池塘地區。性羞怯、警覺性高,不容易見到,平時安靜,但是在春夏的清晨和黃昏的時候,其單調重複的“姑惡…姑惡…”的叫聲卻常常可以聽到,叫聲常常持續很久,有時夜間亦可以聽見。通常沿著岸邊或是草叢小心地行走,遇到威脅就會快步跑入草叢中,有時也會在水中浮游,有時則會在離水域甚遠的草地或是林地中出現,夜宿於低矮的枝幹上。食物為水生植物、昆蟲或種子。繁殖期5~6月,巢材為枯枝和枯葉,每窩約產卵4枚,卵為乳白色,有朱紅色小斑。
鳥綱(Class Aves)
鶴形目(Order Gruiformes)
秧雞科(Family Rallidae)
|
正月雷鳴,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缺,四月秧打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句話是農家諺語。意指一月如果打雷,二月如果下雪,到了三月就會有旱災,而到了四月就不用想要插秧播種了。例:正月雷鳴,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缺,四月秧打節,係講務農人家,看天食飯。(一月如果打雷,二月如果下雪,三月就會有旱災,四月就不用想要插秧播種了,就是說明務農人家,看天吃飯。)
|
不論秧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方言。指不因對方的地位而有所顧忌或懼怕。如:「管他是誰,也得較量較量,我可不論秧子!」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