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59.75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居的土室。《詩經.大雅.綿》:「陶復陶,未有室家。」
2.洞窟,泛指地上或建築物的坑、洞。如:「洞」、「幽」、「巖」。《文選.宋玉.風賦》:「空來風。」
3.墳墓、墓坑。如:「墓」。《詩經.王風.大車》:「穀則異室,死則同。」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三:「同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4.窩巢。如:「巢」、「兔」、「犁庭掃」、「不入虎,焉得虎子?」。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
5.中醫稱人體經脈會聚的要害,多為密集的神經末稍或較粗的神經纖維經過處。如:「經」、「太陽」。
挖鑿。《墨子.備》:「敢問古人有善攻者,工而入,縛柱施火,以壞吾城。」《新五代史.卷三九.雜傳.劉守光傳》:「能地為道以攻城。」
來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空,就有風吹來。語出《文選.宋玉.風賦》:「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來風,其所託者然,則風氣殊焉。』」後比喻流言乘隙而入。如:「那些空來風的傳聞,不足以採信。」
不入虎,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深入險境,就不能有斬獲。《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不入虎,焉得虎子?』我與汝等來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貴共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四六回:「不入虎,焉得虎子!身先士卒,古之名將皆然。」也作「不探虎,安得虎子」、「不入虎,不得虎子」、「不入獸,安得獸子」。
千里之堤,潰於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里長的堤岸,因一個小小的螞蟻洞而崩潰。比喻對小處的疏失不慎而導致大災禍。語本《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潰;百尋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龍潭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潭,深水池。龍潭虎指龍潛伏的深淵,老虎藏身的洞。比喻凶險之地。《封神演義》第七一回:「二馬撥開,鎗斧併舉,大戰龍潭虎。」《兒女英雄傳》第一九回:「你父親因他不是個詩書禮之門,一面推辭,便要離了這龍潭虎。」也作「龍潭虎窟」。
寓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寓言是柏拉圖(Plato)為了說明其認識論的學理,在所著的〔共和國〕一書裡第七卷詳述好智者求真知的歷程。柏拉圖認為由低層次感官認知提升到高層次理智認知,是知識論上必經的歷程。這個歷程並不像進化的連續歷程,而是一系列轉換,從不適當轉換到適當的認知狀態。
  柏拉圖假設有一個洞,有向光的出口,洞中有一群人,他們的腿和頸子從兒童時期就被鎖著,面向洞的內壁,以致從未見過陽光。他們如同罪犯被關在洞裡。在他們背後的上端有個洞口,他們的後上方不遠處有堆火,火與囚犯之間有一條高起的路,沿著路邊有矮牆,牆邊有人帶著各種東西經過,也有動物或其他物體過往。洞內被鎖住的囚犯,不能從正面看到過...
犁庭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犁平庭院,掃蕩巢。比喻澈底摧毀敵人。宋.陸游〈上殿劄子〉:「以臣愚計之,朝廷若未有深入遠討、犁庭掃之意,能於用度之間,事事裁損,陛下又躬節儉以勵風俗,則賦於民者,必有可輕之理。」《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差少保平治前往督師,務必犁庭掃,以章天討。」也作「犁庭掃閭」、「掃犁庭」。
生同衾,死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著時同蓋一被,死後合葬一墓。形容夫妻極為親密恩愛。《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樂則同樂,憂則同憂,生同衾,死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常指較深廣的洞窟。《文選.揚雄.羽獵賦》:「入洞,出蒼梧,乘巨鱗,騎京魚。」《文選.張衡.西京賦》:「赴洞,探封狐,陵重巘,獵昆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內容摘要2 洞隱喻3 在教育上的啟示4 柏拉圖的形上學5 柏拉圖的知識論 內容摘要柏拉圖在理想國第七卷中,以洞來說明人追求善的過程。在比喻中,有一群人在地下洞裡,四肢被綑綁,其後方燒著一堆火,他們只能看著火光所映射出的影像,其中一人會辨識出其中虛假,走出洞接觸陽光。剛出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