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295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793 收藏人次:0
蟒蛇的別名。參見「蟒蛇」條。
綠森     
瀏覽人次:355 收藏人次:0
Eunectes murinus (Linnaeus, 1758)相對於世界最長,產於東南亞的網紋蟒,綠森乃是西半球最大的蛇類,事實上,牠也是世界上體型最粗的蛇類。體色多為棕綠色或棕橄欖色,體側點綴著些許圓形的黑色斑紋。南美洲安地斯山以東,玻利維亞至巴拉圭之間的赤道區域。棲息於熱帶雨林之溪流、莽原之河流、沼澤與草澤,以哺乳類、水鳥甚至鱷魚為食。胎生,每胎產約10~20條仔蛇。有鱗目(Class Squmata)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科(Family Boidae)
(紅尾     
瀏覽人次:295 收藏人次:0
Boa constrictor (Linnaeus, 1758)頭部前端窄小,體色變異大從銀灰色、灰色或黃褐色均有,具暗紅色或褐色之斑紋尾部為暗紅色或深褐色,體長多為3公尺,最常可達4公尺。中、南美洲。棲地極為多樣化,從乾旱的草原,灌木叢到乾旱的熱帶雨林均可發現,胎生,以鳥類和小型哺乳類為食。有鱗目(Class Squmata)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科(Family Boidae)
    
瀏覽人次:214 收藏人次:0
吐舌的樣子。《六臣註文選.卷一一.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狡兔跧伏於柎側,猨狖攀椽而相追;玄熊䗊以齗齗,卻負載而蹲跠。」唐.李善.注:「䗊,吐舌貌。」也作「舑舕」。
玫瑰兩頭沙     
瀏覽人次:168 收藏人次:0
Charina trivirgata (Cope, 1861)頭小,體型粗壯,尾極粗短,鱗片光滑而具有光澤,體背及體側共有3條桃紅色縱紋。北美洲西南部。棲息於沙漠地區的半穴居蛇類,夜行性,日間蜷伏於岩縫或洞穴中,以小型哺乳類為食。胎生,每胎可產5~8條仔蛇。有鱗目(Class Squmata)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科(Family Boidae)
古巴林     
瀏覽人次:163 收藏人次:0
Tropidophis melanurus (Schlegel, 1837)頭部較小、眼部具垂直之瞳孔、尾短,體長在80公分以下,體色多變,較常見者是黃褐色或淺黃色,成體體背有不規則的黑色花紋。古巴。地棲性,棲息地極為多樣化,包括雨林與次生林底層、岩石坡地等。胎生,以蛙類、蜥蜴、小型哺乳類為食。有鱗目(Class Squmata)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林科(Tropidophidae)
    
瀏覽人次:153 收藏人次:0
Epicrates cenchria (Linnaeus, 1758)體型較為細長,頭背部中央有1黑色條紋,有數個不同的亞種,體色多為黃褐色或紅褐色,且鱗片具有金屬光澤。巴西虹是本種中最為漂亮的亞種,全身為鮮豔的橘紅或玫瑰紅色,體背有一系列的黑色圈紋,體側也有一系列眼點狀的黑色斑紋。中、南美洲。棲息於熱帶雨林及草原,兼具地棲及樹棲性,以鳥類及小型哺乳類為食。胎生,每胎可產20條仔蛇。有鱗目(Class Squmata)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科(Family Boidae)
圓島     
瀏覽人次:152 收藏人次:0
Casarea dussumier (Schlegel, 1837)頭與頸部明顯區分,尾扁平,全身為褐色並有不連續的側帶,體長可達1.5公尺。印度洋的圓島。棲息於熱帶雨林,夜行性,以小型哺乳類、蛙類與蜥蜴為食,野外族群可能已滅絕。有鱗目(Class Squmata)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雷蛇科(Family Bolyeriidae)
綠樹     
瀏覽人次:121 收藏人次:0
Corallus caninus (Linnaeus, 1758)頭背部前方具有較大型鱗片,成蛇體背為鮮綠色,間雜有不明顯之白色環紋,腹部為夾雜著綠色的鵝黃色,上唇鱗之間具一系列感熱唇窩,體長可達2公尺。幼體之體色則為磚紅色、黃褐色或黃色。南美洲。棲息於熱帶雨林,樹棲性,胎生,以鳥、蝙蝠及樹棲之小型哺乳類為食。有鱗目(Class Squmata)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科(Family Boidae)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