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58039 收藏人次:4289715
靠近地面的水氣,在夜間遇冷所凝結的水珠。如:「露水」、「露珠」。
表現、顯現。如:「顯露」、「展露」、「表露」、「暴露」、「原形畢露」。
芳香、甘甜的液體。如:「玉露」、「花露水」、「果子露」、「桂花露」。
屋外沒有遮掩的地方。如:「露天」、「露宿」。
作「顯現」義的口語單用動詞。如:「露出馬腳」、「衣角外露」。
洩漏。如:「露了口風」。
    
瀏覽人次:30906 收藏人次:3045435
丟失、漏掉。如:「遺漏」、「遺失」、「遺落」。
丟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遺」。
留下。如:「遺留」、「遺臭萬年」、「不遺餘力」。
捨棄。如:「遺棄」、「遺世獨立」。
死者所留下的。如:「遺物」、「遺產」、「遺言」、「遺書」、「遺孤」。
古人所留下的。如:「遺風」、「遺蹟」。
贈送、給與。如:「贈遺」。
    
瀏覽人次:27599 收藏人次:2898718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13366 收藏人次:3378930
事物外在的一面。如:「外表」、「表皮」、「表裡不一」。
展露。如:「表現」、「表揚」。
說出、傳達。如:「表白」、「表明」、「表達」。
模範、榜樣。如:「表率」、「為人師表」。
有姻親關係的人。如:「表弟」、「表叔」、「表姊夫」。
分格或分項以列記事物的文件。如:「報表」、「課表」、「統計表」。
表露     
瀏覽人次:5820 收藏人次:120594
流露、顯示。如:「聽到山區傳來颱風災情,救難隊員的神色表露出極度的恐慌。」
涇渭分明     
瀏覽人次:26097 收藏人次:1804317
近義:黑白分明,壁壘分明反義:不分皂白,是非不分,涇渭不分辨似: 形音辨誤 同 「涇渭分明」及「壁壘分明」都有區分得很清楚的意思。異 「涇渭分明」側重於彼此的區分清楚;「壁壘分明」則側重於雙方的立場對立。 涇渭分明 壁壘分明 辨似例句 ○ ㄨ 這兩個產品一經比較,品質立即~,各自的優劣表露無遺。 ㄨ ○ 關於是否在此地設置觀光賭場,支持與反對雙方~,互不相讓。
人去樓空     
瀏覽人次:10991 收藏人次:172844
「人去樓空」這句成語顯現的是一種感慨、惋惜的情感,出自於唐.崔顥的〈黃鶴樓〉詩。此詩藉由古人乘鶴仙去的傳說,點出仙人黃鶴早已渺無蹤跡,一去不復返,只留天際的白雲,千載悠悠,表達出更深的失落情懷,將對世事茫茫的感慨表露無遺。後來「人去樓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舊地重遊時人事已非,空留遺跡,或對故人的思念。如《警世通言.卷一○.錢舍人題詩燕子樓》:「人去樓空事已深,至今惆悵樂天吟。」用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這個成語現在有另一種用法,形容畏罪潛逃,不知去向,大多是使用於社會事件的報導上,說明犯罪者因為畏罪而潛逃,不在原住屋裡。
忍氣吞聲     
瀏覽人次:6019 收藏人次:705378
「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ㄦˇ)朱榮作亂,汝南王拓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抗爭。
馮青     
瀏覽人次:989 收藏人次:0
,具有女性詩人特有的視野。透過一首台灣歌謠,一首膾炙人口的歌謠,一種婉約的台灣女性對於情愛的暗示表現表露無遺。 這是馮青一系列〈台灣組曲〉中的一首詩,透過台灣歌謠原已承載的意涵,馮青的再詮釋豐富了原已飽滿的抒情。 她是一朵花,她是一個女人,她是一首歌。 襯托在歷史背景裡,即使是白色,也渲染出多種顏色。出眾的主角和另一種風情,白牡丹之令人讚嘆,經由歌的註腳,散發出來。這首詩裡,巧妙地將庭院角落吃著另一種時空的花露:現實的時空,以及歌聲歷史裡的時空的花露。而花露因而不只是自然的,而是歷史與文化的,更是社會的。 這樣的歌聲,凝...
吞聲忍氣     
瀏覽人次:581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拓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