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35 ms
共 10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詢問、徵詢。《左傳.哀公十一年》:「季孫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
2.調查、偵察。如:「明察暗訪」。《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琰傳》:「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訪於外。」
3.尋求、探尋。《晉書.卷九一.儒林傳.序》:「於是傍求蠹簡,博訪遺書。」宋.蘇軾〈石鐘山記〉:「至唐李渤始訪甚遺蹤,得雙石於潭上。」
4.探望、拜望。如:「探訪」、「拜訪」。《宋史.卷四五九.卓行傳.巢谷傳》:「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兩蘇,聞者皆笑其狂。」
姓。如唐代有訪式。
|
焦點團體訪談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焦點團體訪談法(focusing group interviewing)1.1 壹、焦點團體訪談法特性1.2 貳、焦點團體訪談法之種類1.3 參、焦點團體訪談法之運用步驟1.3.1 一、 Preparation 準備階段1.3.2 二、 Implementation執行階段1.3.3 三、 An...
|
造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訪。如:「日前造訪好友,相談甚歡。」
|
尋幽訪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找訪求景色清雅的地方。如:「我們已玩遍島內風景區,這次想到外島去尋幽訪勝。」
|
拜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候、探望。《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如先生回,可言劉備拜訪。」《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既有這等高賢,我們為何不去拜訪?」
|
明查暗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開調查,暗中了解。《痛史》第一一回:「我住在此處,徒占一席,于事無濟,倒不如仍然到外面去,明查暗訪。」也作「明察暗訪」。
|
訪問調查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訪問調查法是調查研究法中用以蒐集資料的工具之一。”訪問”就某種意義言之,是一種口頭問卷。受訪者不用填寫答案,而是與訪談者面對面,按自己的方式以口頭回答被問及之問題,以提供所需的資料,就其功能言,與郵寄問卷相近,同為蒐集態度與知覺的資料,而採行的一種方便的方法。計畫與執行 |
採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探採尋訪。《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唐主好採訪外事,令翰林學士李崧、端明殿學士李專美、知制誥呂琦等,更迭到中興殿直宿,或與語至夜半不寢。」《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欽奉聖旨,採訪天下儒修。」
2.新聞記者訪問打探消息。如:「獨家採訪報導」。
|
訪古尋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訪幽深古跡。如:「對文人雅士而言,訪古尋幽是人生一大樂事。」
|
明察暗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開調查,暗中了解。《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去了,她的聲名也丟了。她還在那裡賊去關門,明察暗訪。」也作「明查暗訪」。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