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13028 收藏人次:1177302
1.用腳踩踏。如:「踏」。《詩經.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履。」《三國志.卷五九.吳書.孫登傳》:「常遠避良田,不苗稼。」
2.登、升。《禮記.中庸》:「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漢書.卷三一.陳勝等傳.贊曰》:「華為城,因河為池。」
3.實行、履行。如:「實」。《儀禮.士相見禮》:「某也夫子之賤私,不足以禮,敢固辭。」《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以前誓。」
4.遵循、依循。《論語.先進》:「不跡,亦不入於室。」
    
瀏覽人次:12837 收藏人次:592544
實行、履行。如:「實諾言」。《宋史.卷四二.理宗本紀二》:「真見實,深探聖域,千載絕學,始有指歸。」
    
瀏覽人次:4933 收藏人次:241199
1.踩踏。《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踏者,並皆斬首。」《紅樓夢》第二三回:「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來至池邊,抖在池內。」
2.比喻欺凌摧殘。如:「秦始皇專斷自為,踏百姓,人民不堪其苦,遂起兵反抗。」
    
瀏覽人次:4519 收藏人次:631866
糟蹋、摧殘。《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你當初不知怎樣作了這人,他所以來尋你。」《紅樓夢》第二○回:「我自然不敢管你,只沒有個看著你自己作了身子呢。」
    
瀏覽人次:3150 收藏人次:0
人名。春秋時越王,父允常,曾為吳王闔閭所敗。句立,於檇李打敗吳師,後又為闔閭子夫差所敗,困於會稽,句派遣大夫向吳求和而成。歸國用文種、范蠡為相,臥薪嘗膽,矢志復仇。後興兵滅吳,並渡淮水,會諸侯,受方伯之命,橫行江淮間,名震中國。也作「勾」。
躬行實     
瀏覽人次:1739 收藏人次:0
親自去實行履。《清史稿.卷二七七.陳璸傳》:「詔嘉勉,諭以躬行實,勿騖虛名。」
    
瀏覽人次:1441 收藏人次:0
1.踏。《詩經.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履。」《禮記.曲禮上》:「毋履、毋踖席,摳衣趨隅,必慎唯諾。」
2.前往、經歷。《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遵與隗王歃盟為漢,自經歷虎口,履死地,已數十矣。」
3.實行預定的事。如:「履條約」、「履諾言」。
    
瀏覽人次:1083 收藏人次:0
天子即位。《後漢書.卷三○下.郎顗傳》:「陛下祚以來,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見其人,是以災害屢臻,四國未寧。」《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肆朕受帝祚以來,考慎冊典,以祈協于神民。」也作「阼」。
理性     
瀏覽人次:1058 收藏人次:0
  實理性係對理論理性而言;理論理性指理性的認識能力,而實理性則指理性的實能力。此處的「實」並非是社會實,而是指人的意志對於對象起作用的能力,稱為意志能力。實理性是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哲學思想中,探討道德理想的重要概念;他並著有〔實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一書,闡明理性的實行作用。因此康德指出理論理性及實理性,是純粹理性的兩面,均為人先驗的(Transcendental)兩種能力。
  康德哲學主要是在主客對立的傳統知識論中,以主體的提升或先驗方式,批判經驗主義對感官之依賴,以及理性主義...
    
瀏覽人次:881 收藏人次:455751
履行預先約定的事。如:「既然答應幫忙,就必須守信約,盡心盡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