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4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求雨的祭典。《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其旱也,公卿官長以次行禮求雨。」
虹的別名。《爾雅.釋天》:「螮蝀謂之。螮蝀,虹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祭天求雨的儀式。《周禮.春官.司巫》:「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
2.祭天求雨的地方。《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詠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雨的祭典,稱為「祭」。漢.劉向《說苑.卷一八.辨物》:「大旱則祭而請雨,大水則鳴鼓而劫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名。古代帝王每當大旱不雨時,率公卿百官在郊外舉行祈雨禮儀,名為祀或大。參與祭祀人員著黑色服裝,以土塑龍形及人形偶,童子舞《二佾舞》。此俗沿革頗長,在商殷(約西元前16世紀∼西元前11世紀)甲骨文中即有多次記載祈雨之史實。直到清末民初始被廢除。〔見舞祀儀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雨的祭祀。《禮記.月令》:「乃命百縣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天帝以求雨。《禮記.月令》:「大帝,用盛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江西省贛州市都縣北,甚高峻,因相傳昔人祈雨於此山下而得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祈雨的壇臺。今北平先農壇內有明、清的壇。
祀儀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儀制。帝王祭天祈雨,自古有之。但清兵入關之初,未曾舉行此種祭祀。至順治十四年(1657)夏大旱,順治帝(1644∼1660)祈雨於圜丘壇。自此,始制定祀儀制。舉行祀前期戒齋三日,冠服淺色,禁屠牢,罷刑名。屆時,皇帝素服,步行入壇,不除道,不用儀仗,壇上設酒果,香燈,祝帛及熟牛脯醢。祭時不奏樂、不設配位,不奠玉,不飲福,受胙。其餘禮儀如冬至祭祀儀式。並另外派其他官員至方澤、社稷、神祇諸壇至祭。清朝(1644∼1911)乾隆七年(1742)御史徐以升(生年不詳)奏請建壇祭。經議定:孟夏擇日行常,祀圜丘,奉列祖配。舉行大祭禮時,用舞童十六人,著黑衣,分八行,執羽翳而舞。
《清史稿.卷八十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歌唱,以充滿抑揚頓挫的語調吟唱。如:「吟詠」。《論語.先進》:「風乎舞,詠而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聞江渚閒估客船上有詠詩聲,甚有情致。」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