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49172 收藏人次:4990072
時、空的領域或段落。如:「時間」、「空間」、「晚間」、「剎那間」。
兩者之中或相鄰兩物的中界。如:「中間」、「他夾在媽媽和太太之間很為難。」
處所。如:「田間」、「房間」、「洗澡間」。
量詞。用於計算房屋等建築物的單位。如:「兩間套房」、「一間辦公室」。
空隙。如:「間隙」、「間不容髮」。
不是直接的。如:「間接」。
分隔、分開。如:「間隔」、「間斷」。
挑撥、分化。如:「反間」、「挑撥離間」。
夾雜。如:「間雜」、「黑白相間」。
    
瀏覽人次:28457 收藏人次:3641406
雕,用刀子挖。如:「刻字」、「雕刻」、「刻圖章」、「刻骨銘心」、「刻舟求劍」。
短時間。如:「頃刻」、「即刻」、「稍候片刻」、「春宵一刻值千金。」
苛毒、不厚道。如:「苛刻」、「刻薄」。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古代一晝夜共分一百刻。今以十五分鐘為一刻。如:「我們九時三刻在校門口見。」
深刻:A>對事理能進一步研究。如:「深刻探討」。B>深入,不容易忘記。如:「印象深刻」。
刻苦:儉樸而能吃苦。如:「刻苦耐勞」、「生活過得很刻苦。」
    
瀏覽人次:25429 收藏人次:3032014
短時間。如:「頃刻」、「少頃」。
剛才。如:「頃獲來書」、「頃聞佳音」。
量詞。用於計算面積的單位。公制一頃等於一百畝。或稱為「公頃」。
頃刻     
瀏覽人次:18313 收藏人次:2339632
形容極短的時間。《三國演義》第四二回:「孔明是吾之師,頃刻不可相離,安可去也?」《西遊記》第四一回:「好大聖,縱雲離此地,頃刻到東洋。」
風燭殘年     
瀏覽人次:13579 收藏人次:1007904
「風燭殘年」係由「風燭」及「殘年」二語詞組合而成。
「風燭」即「風中之燭」,意指燈燭在風中搖晃,隨時都有可能被吹滅,比喻身體孱弱,生命即將消逝。
「風燭」一詞見於古辭〈怨詩行〉,此詩內容為感嘆人的生命脆弱而短暫,隨時光流轉,頃刻間就如風中的燭火,岌岌可危。
「殘年」則見於《列子.湯問》中一則愚公移山的故事。相傳太行、王屋兩山本在河南、漢水之間,愚公住在兩山之北,兩座大山的阻擋使他出入非常不便。高齡九十的他,於是率領著家人,一鏟一鏟地想把山鏟平。住在附近的智叟看了,笑著阻止他說:「你真傻啊!你以為自己還能活多久?別說把山剷平,我看你連稍微毀損它的能力都沒有。」愚公聽了並不為所動,仍是繼續堅...
晦暗     
瀏覽人次:7991 收藏人次:1561558
昏暗、陰沉。[例]頃刻間,烏雲密布,天色一片晦暗。
揮毫     
瀏覽人次:7104 收藏人次:819633
運筆寫字或繪畫。[例]畫家提筆揮毫,頃刻間一幅潑墨山水便在眼前呈現了。
一揮而就     
瀏覽人次:5249 收藏人次:1393939
了,整張紙卷曲起來,怎麼也無法打開。王璘看了便說:「算了!再拿幾張新的紙來!」紙取來後,他拿起筆來,頃刻間又寫出十餘篇文章。此事見於唐代小說《摭言》,小說內容雖難免誇大,但在《唐詩紀事》中亦有記載:「應日試萬言科,請十書吏,口授十書吏書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也是說不到中午,他就已作出七千字的文章,故可知,王璘確實是有出口成章、下筆千言的才情。後來「一揮而就」這句成語,就從《摭言》中「縱筆一揮,斯復十餘篇矣」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落筆成章。後則不限於寫作文章,可泛用於書畫方面。
咄嗟     
瀏覽人次:2944 收藏人次:653441
2.片刻之間。《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八》:「俛仰生榮華,咄嗟復彫枯。」《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三湯十菜,添案小喫,頃刻間,擺滿了桌子,真個咄嗟而辦。」
森羅殿     
瀏覽人次:1045 收藏人次:0
相傳為陰曹地府閻羅所居住的殿。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頃刻間遊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清.洪昇《長生殿》第四六齣:「森羅殿上,判官何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