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2 ms
共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體小,嘴細長。鳴聲悅耳。善步行,亦能飛上高空。《爾雅.釋鳥》:「鷚,天鸙。」晉.郭璞.注:「大如鷃雀,色似鶉,好高飛作聲,今江東名之天鷚。」
|
岩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5cm,雌雄鳥羽色相同。喙黑色,喙基黃色,頭及頸部為鼠灰色,虹膜褐色,眼環白色,喉白色、有褐灰色橫斑,背灰褐色,有灰褐色縱紋,雙翼及尾羽黑褐色,覆羽尖端白色,初級飛羽外緣淡褐色,胸部及腹部灰色,腋及腹側栗赤色,腰及尾上覆羽紅褐色,尾下覆羽栗色。亞成鳥羽色與成鳥類似,但喙基粉紅色,體色黯淡,羽色對比不強。
|
赤喉鷚(紅喉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nthus cervinus
體長15~17公分長,全身大致為褐色至灰褐色,頭頂、頸、背至尾上覆羽有許多黑色縱紋,胸前縱紋亦明顯,下腹部顏色較淺,飛羽黑色,有二條淺色翼帶。成鳥於繁殖期臉、喉至胸部轉為棕紅色,為明顯的辨識特徵。
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及北美洲,於北方凍原繁殖,至非洲、亞洲東南部度冬。
棲息於水域附近的開闊草原、農田、沼澤地區,成小群行動,活動海拔可至1,500公尺。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鶺鴒科(Family Motacillidae)
|
鵲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rallina cyanoleuca
體長約27公分。喙直,象牙白色,喙峰黑色;腳強健,黑色。羽色黑白相間:雄鳥前額、頭頂、後頸至背部黑色,眉線白色,過眼線黑色,部分翼羽白色,部分黑色,尾羽黑色。喉部至上胸部黑色,腹部白色。雌鳥前額、喙基部至喉部白色,頭頂經過眼睛、頸側至胸部黑色,眼後至肩部白色,其餘與雄鳥相似。
分布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島及新幾內亞東南部。
棲息於開闊的草原和農地。在地面上覓食昆蟲、蝸牛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經常在湖泊或是池塘的邊緣出現,並逐漸適應人為環境,成為市鎮中常見的鳥類,經常無視於繁忙的交通,沿著車流不斷的路邊行走。叫聲為嘹亮的“pee-wee”。森林的砍伐以及在乾燥地帶提供的水源,擴展了鵲鷚的活動範圍;但在某些地方則族群數量持續下降,可能是因為水質轉化,或是人類為了消除肝吸蟲而毒殺蝸牛,導致其食物減少。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鵲鷚科(Family Grallinidae)
|
樹鷚(指名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5cm。雌雄鳥羽色相同。喙暗褐色,額及頭上為綠褐色,具白色眉線及黑褐色過眼線,耳羽暗褐色,但具有一淡色斑,腮及喉污白色,具黑褐色顎線,A. h. hodgsoni 的背部為暗灰褐色,具明顯黑褐縱紋,A. h. yunnanensis 背部為橄綠色,黑褐色縱紋不明顯,兩個亞種的胸、腹及尾下覆羽皆為白色,腋淡黃色,胸部及腹部有數列黑褐色縱斑,飛羽為黑褐色,具綠褐色羽緣,大覆羽及中覆羽為黑褐色,具淡黃色羽緣,尾羽暗褐色,外側尾羽具白斑,腳黃褐色。
|
西美草地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urnella neglecta
體長約24公分。喙尖長而直,灰黑色,腳肉色。頭頂灰黑色,眉線前端黃色,後端白色,過眼線灰黑色。背上和翼羽為白底密佈有黑色條紋,翼羽略偏紅褐色,喉部至胸部黃色,頸側至上胸有黑色條紋,下腹部白色,腹側有黑色縱紋。冬季時身體背部羽色轉為偏褐色有深色縱紋。雌雄羽色相似。
共2亞種,分布於北美洲中部和西部。繁殖於加拿大南部至墨西哥中部,冬季時在加拿大西南部到墨西哥中部。
與東美草地鷚(Eastern Meadowlark, S. magna)的體型和羽色非常相似,但是兩者的繁殖期鳴唱聲差異極明顯,西美草地鷚的叫聲清澈飽滿,而東美草地鷚的叫聲則如尖哨音。在其分布範圍,西美草地鷚是一種族群數量普遍而且為人類所熟知的鳥類,經常可以在草地和農地中發現,成小群在地面覓食。當鳴唱的時候,則會選擇站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如籬笆上。喙強壯,形狀像短劍,很適合在草地上覓食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鳥巢有點像半球形,由草和其他植物組織所構成,位於隱密處的地面上。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擬黃鸝科(Family Icteridae)
|
岩鷚﹝領岩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runella collaris
體長18公分,為本科鳥類中較大者,體型圓潤結實,頭及胸部灰褐色,背部褐色有粗黑的縱紋。飛羽黑褐色,具二條白色翼帶,腰栗紅色,腹部栗色有白色縱紋,喉部則黑白條紋相間,亞成鳥大似成鳥,體較暗淡。
共9亞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及非洲北部。生活於高海拔地區,中亞的族群可在5,000公尺的高度繁殖,甚至在喜馬拉雅山8,000公尺處也有目擊記錄,冬季有時會降遷,但很少低於1,500公尺。在各地多為留鳥,不遷移。
喜歡多岩石、植群稀疏的開闊環境,成小群於地面上活動,主食昆蟲,有時會撿拾人類剩餘的食物來吃。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岩鷚科(Family Prunellidae)
|
赤喉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5cm。喙暗褐色,雄鳥繁殖羽額、頭上、後頭、後頸為淡褐色帶黑褐色軸斑,頭、腮、喉及胸為栗紅色,眼先至耳羽黑褐色,背部為淡褐色,具有明顯暗褐色縱斑,腹及尾下覆羽為黃白色,腋有數列黑褐色縱斑,飛羽及覆羽均為暗褐色,具淡黃色羽緣,尾羽暗褐色,外側二根尾羽白色,腳黃褐色。雌鳥繁殖羽羽色類似雄鳥繁殖羽,頭、腮、及喉為淡紅色,但是胸為黃白色,有黑褐色縱斑,少部分雌鳥繁殖羽與雄鳥繁殖羽相同。成鳥非繁殖羽類似於雌鳥繁殖羽。第一齡非繁殖羽頭部不具紅色,眉線、腮及喉為黃白色。
|
樹鷚(東北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5cm。雌雄鳥羽色相同。喙暗褐色,額及頭上為綠褐色,具白色眉線及黑褐色過眼線,耳羽暗褐色,但具有一淡色斑,腮及喉污白色,具黑褐色顎線,A. h. hodgsoni 的背部為暗灰褐色,具明顯黑褐縱紋,A. h. yunnanensis 背部為橄綠色,黑褐色縱紋不明顯,兩個亞種的胸、腹及尾下覆羽皆為白色,腋淡黃色,胸部及腹部有數列黑褐色縱斑,飛羽為黑褐色,具綠褐色羽緣,大覆羽及中覆羽為黑褐色,具淡黃色羽緣,尾羽暗褐色,外側尾羽具白斑,腳黃褐色。
|
白背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5cm。雌雄鳥羽色相同。喙暗褐色,額及頭上為淡褐色帶黑褐色軸斑,具白色眉線,耳羽褐色,腮及喉黃白色,具黑色顎線,背部為暗褐色,兩側各具二條明顯白色縱線,胸淡黃色,腹及尾下覆羽為白色,胸、腋及腹有數列黑褐色縱斑,飛羽、大覆羽及中覆羽為黑褐色,具淡黃色羽緣,尾羽暗褐色,外側二根尾羽白色,腳黃褐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