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鬇鬡」條。
至親骨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係最密切的親人,通常是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封神演義》第五六回:「依臣愚見,必用至親骨肉之臣伐,庶無二者之虞。」
投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捐棄生命。《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財賂自營,犯法不坐。刺客死士,為之投命。」《文選.潘岳.西賦》:「臨危而智勇奮,投命而高節亮。」
忭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欣喜悅。南朝宋.鮑照〈北世子誕育上疏〉:「凡在氓隸,莫不忭悅。」
不移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會兒的工夫。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不移時,把花牋錦字,疊做個同心方勝兒。」薛仁貴遼事略:「不移時,秦懷玉先出陣,百姓納喊,斜橫著出白槍,虎腕上雙懸毗楞簡。」
非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一般的不同。《薛仁貴遼事略》:「適見執戟白袍年少指引軍兵,此人非俗。」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俺這裡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蓋造非俗。」
納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敵人輸誠降服,投降歸順。南朝齊.魏收〈為矦景叛移梁朝文〉:「有苗納款,未勞伐。」《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加以納款通和,布德脩禮。」
發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發、出。《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朱溫向張歸娘道:『咱每行軍發馬,您哭則甚?』」《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一二:「若不忍去取西川,我東吳起軍發馬去取。」
底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困阨。漢.王粲〈初賦〉:「逢屯否而底滯兮,忽長幼以羈旅。」
反初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恢復到未做官時的服飾。指罷官,返回老百姓的身分。三國魏.曹植〈七啟〉詩:「願反初服,從子而歸。」晉.潘岳〈西賦〉:「甄大義以明責,反初服於私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