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滅。《詩經.大.桑柔》:「亂生不夷,靡國不泯。」南朝宋.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夫盛德不泯,義存祀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蒸飯,米煮半熟後以箕漉出再蒸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屯部》:「饙,滫飯也。如今北方蒸飯,先以米下水一涫漉出,再蒸勻熟之。下水涫之曰饙,再蒸之曰餾。」《詩經.大.泂酌》:「挹彼注茲,可以饙饎。」
脫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口成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出口成章」這句成語最早的語形是「出言有章」,「章」是指有條理、有次序,引申為一個人所說的話有章法及文理,出自《詩經.小.都人士》。內容是讚揚都城的人士,其動作容貌一如往常,無所改變,說出的話深含文理,言行舉止也都合乎忠信,一直是人民所瞻仰的。後來「出口成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一個人話一出口,就可以成為一篇文章,比喻才思敏捷,談吐風。出現「出口成章」的書證如《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優旃》司馬貞.索隱:「崔浩云:『滑音骨。滑稽,流酒器也。轉注吐酒,終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另外在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
醓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汁的肉醬。《詩經.大.行葦》:「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殽脾臄,或歌或咢。」
風移俗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冰島共和國(Republic of Ice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醇酒。《說文解字.酉部》:「醹,厚酒也。」《詩經.大.行葦》:「曾孫維主,酒𥽈維醹。」唐.孔穎達.正義:「醹,厚,謂酒之醇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的後襟。《爾.釋器》:「衱謂之裾。」晉.郭璞.注:「衣後襟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身、衣服中間的布料。清.王念孫《廣疏證.卷七下.釋器》:「袾,裑也。」疏證:「裑謂衣中也。字通作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文彩。如:「襢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