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破飯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摔破吃飯用的碗。如:「那小孩吃飯邊吃邊玩,不小心打破飯碗了。」
2.比喻丟掉工作。如:「我對上司交代的工作不敢怠慢,深怕打破飯碗。」
倍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獻殷、奉承。《董西廂》卷六:「君瑞聞言道:『謝謝!』起來叉手,著言倍奉。」明.無名氏《白兔記》第八折:「何幸遇芳叢,向其中,語言倍奉。」
八大人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諸佛所覺知而能使眾生證入涅槃的八種條件:一少欲、二知足、三樂寂靜、四精進、五守正念、六修禪定、七修智慧、八不戲論。《大乘義章》卷一三:「八大人覺,佛是大人,諸佛大人覺知此法為涅槃因,名大人覺。」
背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祕密、暗中。《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恰遇昭義節度史薛志薨,背密地引澤州兵馬乘夜入潞州城,將州主殺了,投降朱全忠。」
力困筋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盡全力,筋疲力竭。明.賈仲名《昇仙夢》第三折:「如今容顏瘦,倒不如受辛還家罷,我如今力困筋乏。」
三編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韋」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絕」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奮努力。
尸利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荒遊無度,為有窮國君后羿所逐,遂失其國。 (2) 尸:音ㄕ,執掌。 (3) 逸豫:放縱情慾而不於政事。 (4) 厥:其。 (5) 黎民:百姓。 (6) 咸貳:皆有二心。 (7) 盤遊無度:遊樂過度無節制。 (8) 畋:音ㄊ|ㄢˊ,狩獵。 (9) 有洛:有,加在國名、族名、物名前的助詞。有洛指洛水。 (10) 旬:十天為旬。 (11) 有窮后羿:夏朝時,有窮國的領袖后羿,生卒年不詳。有窮,國名。后羿,夏時有窮國首領,善射,後為部下寒浞所殺。羿,音|ˋ。 (12) 距:通「拒」,抗拒。 2、「素餐」:《詩經.魏風.伐檀》坎坎1>伐檀兮,寘2>之河之干3>兮,河水清且漣4>...
鐵石心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鐵石心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鐵石心腸」原作「心如鐵石」。鋼鐵和石塊都是堅硬之物,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就表示此人的意志十分堅定,不容易動搖。典源《魏武故事》中,曹操授王必兼理丞相長史,並在敕詔中稱讚王必,說他是自己舊時的部屬,不但忠心勞,而且意志像鐵石一樣地堅定,是國家的好官員,因此授與他兼理此一官職。後來「鐵石心腸」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
賣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大戶人家家中售賣珠寶首飾的婦女。有時也兼營情色媒介。《金瓶梅》第二回:「原來這開茶坊的王婆,也不是守本分的。便是積年通殷,做媒婆、做賣婆、做牙婆。又會收小的,也會抱腰,又善放刁。」《歡喜冤家》第四回:「必須妝做賣婆模樣,將了珠子,假以賣珠為名,竟入內房。」清.徐珂《清稗類鈔.農商類.賣婆》:「戶口繁盛之都會商埠,富貴之家,所在多有。雖珠寶首飾,列肆通衢,而輒有小家婦女,手挈箱篋,滿儲珍物,登門求賣者,俗名之曰賣婆。往來巨室,常得婦女歡,奇珍寶物,皆可立致。蓋市上商賈利其為女流,易於出入閨闥,而恆樂與之,彼亦從中漁利,多有藉致巨富者。然奸邪之事,亦皆若輩為媒介也。」
牛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牛的人。如:「他雖然只是個小牛倌,但謙恭有禮,奮向上,因此人緣很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