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迴山轉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源,提供參考。 #袁山松《後漢書》(據《太平御覽.卷九二.皇王部.孝獻皇帝》引)1>獻帝崎嶇危亂之間,飄薄萬里之衢,萍流蓬轉,嶮岨備經,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觀其天性慈愛,弱而神惠,若輔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2>始於王3>,終至滔天,遂力制群雄,負鼎而趨4>。然因其利器,假5>而不反,迴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湯、武而殺君,操因堯、舜而竊國,所乘不同,濟其盜賊之身,一也。善呼莊生之言:「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之門,仁義在焉?」信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五四.高閭列傳》。 (2) 曹氏:即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
一塵不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塵不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時,一代高僧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有七百多名弟子,他想從中選擇一位來繼承衣缽,便要他們每人做一首偈,看看誰的修行最好。當時大家都公推最傑出的神秀,而神秀也毫不退讓地站出來,在牆壁上寫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拂拭,莫遣有塵埃。」這四句的意思是說,身如樹,心如鏡,隨時於擦拭,必能常保潔淨,不沾灰塵。神秀的意思是要人在修行時,能夠斷絕俗欲,保持心靈純潔。弘忍大師看了這首偈後,大為讚賞,說以後修道之人若能遵守這四句話,便能修成正果,還要其他弟子們誦念。當時,弘忍的另一位弟子慧能聽到同學誦念這首偈,便說:「這首偈意境是很美,但並沒有真正參悟空性。」...
穿房入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進出門戶。比喻關係深密。《三國演義》第六一回:「吾有一人,姓周,名善,最有膽量。自幼穿房入戶,多隨吾兄,今可差他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衛朝奉見他人物整齊,說話伶俐,收納了。撥一間房與他歇落。叫他穿房入戶使用,且是謹得用。」
吐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哺握髮。形容積極的延攬人才,廣招賢士。參見「握髮吐哺」條。《晉書.卷六七.溫嶠傳》:「昔周公之相成王,勞謙吐握,豈好而惡逸哉!誠由處大任者不可不爾。」
面紅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面紅耳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子文為春秋楚國人,在楚成王時任令尹,相當於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間,於國政,秉公執法,從不以權謀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間,曾經三次被免職,又三次復職,但他無論是免職或復位,都不會表現出喜悅或怨恨的樣子,而且每一次辦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鉅細靡遺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稱讚他是個忠於職守的人。宋代朱熹論及此事,感慨地說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面赤。」就是說現在的人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就可以爭得滿臉通紅,與子文不慍不火的修養比起來,就顯得差多了。這裡朱子以「頭紅面赤」形容人們為爭奪事物,又急又怒,滿臉通紅的樣子,後來「面紅耳赤」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
闢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田墾地。《舊唐書.卷一八五.良吏傳上.王方翼傳》:「乃與傭保齊力作,苦心計,功不虛棄,數年闢田數十頃。」
顯姓揚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名聲美譽傳揚於世,光耀祖先。參見「顯親揚名」條。《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二一.分釵記.分釵夜別》:「你是人間豪俊,當思顯姓揚名,須聽,再休折章臺楊柳,再休覓巫山雨雲,好潛心窗下,習聖賢文。」
八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辟,法令。「八辟」是周代針對八種特殊身分者所訂的減刑法律,分為議親之辟(對宗室之親)、議故之辟(對王之故舊)、議賢之辟(對有德行之人)、議能之辟(對有道藝之人)、議功之辟(對有功勛之人)、議貴之辟(對有高爵位之人)、議之辟(對憔悴國事之人)、議賓之辟(對先賢之後)。見《周禮.秋官司寇.小司寇》。八辟本不列入正式的法律中,後來改稱為「八議」,納為正式的法規,自漢沿用至清。《周禮.秋官司寇.小司寇》:「以八辟麗邦,法附刑罰。」唐.賈公彥.疏:「鄭注云:『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若然,此八辟為不在刑書。若有罪當議,議得其罪,乃附邦法,而附于刑罰。」
炙膚皸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晒焦皮膚,凍裂足部。形容極為艱辛勞苦。明.宋濂〈閱江樓記〉:「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農女有將桑行饁之。」
定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既定的政策。《文選.陸機.辯亡論下》:「敦率遺典,民謹政,循定策,守常險,則可以長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