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忝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蒙厚愛。《文選.潘尼.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子忝私,貽我蕙蘭。」
臨機制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事能制定應變的方法。《周書.卷二八.列傳.陸騰》:「必望臨機制變,未敢預陳。」唐.吳武陵〈上韓舍人行軍書〉:「夫臨機制變,又何可數?司馬宣王征孟達,則八道急攻;征公孫文懿,則捨其銳而趨其虛緩以撓,各從其利也。」
提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才能低,只能充任低微的職位。如:「因不斷進修、虛心學習,他已不再是日給經理提鞋的少年。」
舊時風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的風情與滋味。明.陳汝元《金蓮記》第八齣:「懷金黛,想玉鬟,舊時風味尚依然,雲籠寶髻憑誰掠?月覷紗窗只自眠。」
明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議政的地方。《管子.桓公問》:「黃帝立明臺之議者,上觀於賢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管仲稱軒轅有明臺之議,則其來遠矣。」
羈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末羈北文士」是指梁末侯景之亂與江陵覆亡之際,一批流亡羈旅北朝的文士。由於羈北文士的羈留北方是一突發性的集體事件,自不同於往三國分裂及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以來,南北流亡的個例。對羈北文士本身而言,因頓然喪失過去南朝的生活憑藉,而陷於一政治文化形態全然迥異的北朝環境,個人的處境、心境都有所變化,表現在文學創作上的風貌,也大不同於六朝的主流文學,因此值得加以注意。
地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中,支撐地底層的柱子。《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注引《淮南子》:「者共工與顓頊爭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維絕,地柱折。」
弔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謊話。《金瓶梅》第五三回:「在真人前赤巴巴弔謊!難道我便信了你?」《初刻拍案驚奇》卷九:「我昨夜原說道:『是吾妻。』今說將來,便是我年求聘的了。我何曾弔謊。」
匿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管隱匿部屬功勞,不向上級報告。《薛仁貴征遼事略》:「日公享富貴,此日一武勇所取,見今英雄可以相愛,反以相妒而匿其功,不見於帝,此理若何?」
搜揚側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搜尋和推舉身分卑微的賢者。三國魏.曹植〈文帝誄〉:「思良股肱,嘉伊、呂,搜揚側陋,舉湯代禹。」《晉書.卷三四.羊祜傳》:「搜揚側陋,亦臺輔之宿心也。」也作「搜揚仄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