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沒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沒興、沒興致。《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荊公默默無語,連茶也沒興吃了。」
法華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胎上用特製帶管的泥漿袋,勾勒出凸起的紋飾輪廓,然後分別用黃、綠、紫等低溫釉料,在輪廓線中填上所需色彩,再入窯燒成,因此作品有線塑的味。盛行於晉南一帶。
教師滿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僅侷限在教師的參與程度上,而沒有考慮教師的參與方式。那麼,教師是否對某一些參與方式比對其他方式更感興?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一九八四年,賴利調查了七五O名教師,了解他們對那些參與方式更感興。他把參與方式分為課堂級、學校級和學區級參與,了解教師在不同參與方式情況下,實際和理想參與程度分別是多少。賴利的調查結果與其他人員的研究結果相同,都表明「教師在課堂級的參與程度要明顯高於在學校級和學區級的參與程度」。而且,接受調查的教師反映,無...
破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制,州縣催徵賦稅官物已達九成以上者,稱為「破分」。此時各級主司不再催徵,戶部也不再過問。宋.朱熹〈戊申封事〉:「而曷嘗聞其能用此錢以易胡人之首,如太祖皇帝之言哉!徒使版曹經費闕乏日甚,督日峻,以至廢去祖宗以來破分良法,而必以十分登足為限。」
弄車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臺灣民間的歌舞小戲。表演方式是由丑、旦又歌又舞,相互對答,作即興的演出。通常在民間的迎神賽會或其他節日時,做出陣遊行或野臺表演。如:「對外國人而言,迎神賽會的弄車鼓極為新鮮有。」
明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詩的旨。《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羌習禮以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文選.史岑.出師頌》:「允文允武,明詩悅禮。」
通識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識課程(General Knowledge Course General Curriculum)的設立主要在實踐「全人教育」的理念,讓學生在自己主修的專業科目課程外,接受其他領域一般的知識、興陶冶,以擴展個人生活的品味。故通識課程常是與學生個人專業科目課程關聯性較少的領域,但這些領域通常又與學生未來的生活、社會適應有相當的重要性與關聯性。所以學校會開設些通識課程讓學生選修,以促進學生全人的發展目標。可說通識課程的目的,就在讓學生除了本科專業外,還能多涉獵一些其他的知識或是培養興
片兒湯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玩笑話。如:「他老愛說些片兒湯話,惹人發笑。」
退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退除選修的課程。如:「這門課不合興,我已退選。」
嫖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關嫖娼的言論。明.無名氏《霞箋記》第八齣:「(老旦)咳!公子,你雖讀書,不曾看嫖經。(淨)嫖經上怎麼?(老旦)打情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