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誕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妄而放肆。《新唐書.卷一九六.隱傳.賀知章傳》:「知章晚節尤誕放,遨嬉里巷,自號『四明狂客』及『祕書外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子年老無妻或喪偶。《楚辭.屈原.天問》:「舜閔在家,父何以鱞」漢.王.注:「無妻曰鱞。」
投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拋棄;簪,用於固定冠帽,借指官職。「投簪」指辭去官職,不再從政。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昔聞投簪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五齣:「二子之名既就,一生之願已酬,當投簪海岸,駕橇山林。」
飯來開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坐著等吃而不工作。比喻非常閒懶散。唐.元稹〈放言〉詩五首之二:「酒熟餔糟學漁父,飯來開口似神鴉。」也作「飯來張口」。
紛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浩博。《後漢書.卷八三.民傳.井丹傳》:「通五經,善談論,故京師為之語曰:『五經紛綸井大春。』」
典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義深奧,不易明白的典籍。《後漢書.卷八三.民傳.法真傳》:「處士法真,體兼四業,學窮典奧,幽居恬泊,樂以忘憂。」也作「典隩」。
金銷眾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口鑠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口同聲,往往積非成是。而在漢朝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文中,另有一個關於「眾口鑠金」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商人拿了一塊純金求售,可是所有的客人都說這塊金子不純,商人為了證明金子是純的,就把金子放到火裡鍛燒,因為「真金不怕火鍊」,來證明他所賣的金子的確是純金。
泛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船為家。《新唐書.卷一九六.隱傳.張志和傳》:「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
鳥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鳳凰為百鳥之王。或指印度神話中的巨鳥,即金翅鳥。為毘濕奴的乘具,在佛教中為八部眾之一。《南齊書.卷五四.高傳.顧歡傳》:「鳥王獸長,往往是佛,無窮世界,聖人化興。」金.趙秉文〈鴻溝〉詩:「金翅鳥王分海立,卻應莞爾笑英雄。」
日坐針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坐針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載,晉朝時的杜錫,是個忠誠正直的人,年輕時便享有盛名,後被指派為太子舍人,跟隨在愍懷太子身邊,照顧他的生活起居。愍懷太子生性散漫,終日樂,不思上進,杜錫常常苦心勸諫,太子非常厭恨,就命人把針倒插在杜錫常坐的氈子裡,讓他一入座就被針刺得流血,根本無法安坐,也不敢聲張。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如坐針氈」,用來比喻身心痛苦,惶恐難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