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頭蓬面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陽朔1>中,世父2>大將軍鳳3>病,莽4>侍疾,親嘗5>藥,亂首6>垢面7>,不解衣帶連月。鳳且死,以託太后及帝,拜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 〔注解〕 (1) 陽朔:漢成帝的年號(西元前24∼前21)。 (2) 世父:稱謂。稱嫡長的伯父。今用為伯父的通稱。 (3) 鳳:即王鳳(?∼西元前22),字孝卿,漢東平陵人。孝元皇后兄長。成帝立,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王氏子弟分別位居要津,掌握朝政,至王莽代漢,建立新朝。 (4) 莽:即王莽...
無能為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能為力」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隱公四年》州吁未能和其民,厚問定君於石子。石子曰:「王覲為可。」曰:「何以得覲?」曰:「陳桓公方有寵於王, 陳、衛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厚從州吁如陳。石碏1>使告于陳2>曰:「衛國3>褊小4>,老夫耄5>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君,敢即圖之!」陳人執之而請涖于衛。九月,衛人使右宰醜涖殺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涖殺石厚于陳。 〔注解〕 (1) 石碏:春秋時衛國大夫,生卒年不詳。衛莊公庶子州吁受寵好武,石碏勸諫,莊公不納。後州吁與石碏子石厚殺莊公自立,石厚問碏安君之法,碏誘二人往陳,陳執二人,衛使殺州吁,石碏使其家宰殺厚,人稱其大...
禍生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1>也,相2>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3>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4>於邦內。吾恐季孫5>之憂,不在顓臾6>,而在蕭牆7>之內也。」 〔注解〕 (1) 由與求:由,仲由(西元前542∼前480),春秋魯國卞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求,冉求(西元前522∼?),字子有。春秋時代魯國人。為孔子...
足食豐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豐衣足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豐衣足食,是生活富裕,不虞匱乏的意思。一般人在生活上,莫不以豐衣足食為生活目標,但齊己是一位出家的和尚,所以對生活上的要求,自然是清心欲而與世俗之人不同。齊己在〈病中勉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聖〉詩中,即期許小師父在參禪禮佛的過程中,主要是開啟潛藏於內心的佛性,以體悟人生。為了求並體現這種體悟,齊己提示小師父應放棄外在豐衣足食的追求,方能有所成就。後來「豐衣足食」就一直沿用下來,用以形容生活富裕。
啞子得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意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石霜圓禪師》 啞子得夢向誰說,須彌頂上浪滔天。   2.語意比喻滿腹心事,無從傾訴。 3.故事內容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啞巴吃黃蓮 相反詞 5.例句那位婦整日愁眉苦臉的,好似啞子得夢。
抱獨守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庸生之遺學與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識者之所惜閔,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綴學之士不思廢絕之闕,苟因陋就,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至於國家將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挾1>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以《尚書》為備,謂左氏為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注解〕 (1) 挾:懷著。
耳目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詔褒美8>,班9>之天下,一如鑒所上。齊人愛詠,咸曰耳目更新。高祖崩後,和罷沙門歸俗,棄其妻子,納一婦曹氏為妻。曹氏年齒已長,攜男女五人隨鑒至歷城,干亂政事。和與曹及五子七處受納,鑒皆順其意,言無不從。於是獄以賄成,取受狼籍,齊人苦之,鑒治名大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 (2) 鑒:元鑒,字紹達,北魏宗室,鮮卑族,生卒年不詳。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和好士。任齊州刺史時,采齊舊風,軌制合於規矩,帝下詔褒之。 (3) 高祖:拓跋宏(西元467∼499),又名元宏,北魏孝文皇帝,鮮卑族。改革吏治,並遷都洛陽,改鮮卑姓氏為漢姓,禁胡服、胡語,設學校,致力於漢化...
琴斷朱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琴斷朱絃 琴斷朱絃比喻婦人喪夫。〈長生殿‧倖恩〉:「琴斷朱絃,不幸文君早。」
淺見薄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狹窄,所知不多。形容見識淺薄。《平妖傳》第二回:「此詩是駁那氣母、風囊、雲蓋、霧幙四件奇寶,不知此乃坐井觀天,淺見薄識之輩。」也作「淺見識」、「淺見聞」。
搖吻鼓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逞口舌之能,搬弄是非。宋.陳亮〈辯士傳序〉:「一時鮮廉恥之徒,往來乎其間,搖吻鼓舌,勸之以勢,誘之以利。」也作「搖脣鼓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