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36.50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沒頭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在下腳朝上的入水中。《英烈傳》第一二回:「他手中更無別物,卻打一個沒頭壇,直至水底。」也稱為「打猛子」。
探驪獲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深淵之中,取得驪龍頷下的寶珠。後引申為寫作詩文能抓住重點,深得題旨的精髓。參見「探驪得珠」條。
悲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苦辛酸。南朝宋.鮑照〈野鵝賦〉:「捨水澤之驩逸,對鐘鼓之悲辛。」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殘杯與冷炙,到處悲辛。」
百日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伏期約七至十天,前驅期則呈感冒病狀,約一至二週後,咳嗽逐漸加劇,慢慢的出現抽筋性咳嗽的痙咳期,咳聲連續,而且發出特殊的哮喘聲。持續三、四月始漸痊癒,約經百日之久。此症極易併發肺炎、中耳炎、腦炎、肺氣腫等疾病。小兒易患此病,現已有預防疫苗,且抗生素療效佳,此症已大為減少。
飽食豐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豐衣足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豐衣足食,是生活富裕,不虞匱乏的意思。一般人在生活上,莫不以豐衣足食為生活目標,但齊己是一位出家的和尚,所以對生活上的要求,自然是清心寡欲而與世俗之人不同。齊己在〈病中勉送小師往清涼山禮大聖〉詩中,即期許小師父在參禪禮佛的過程中,主要是開啟藏於內心的佛性,以體悟人生。為了求並體現這種體悟,齊己提示小師父應放棄外在豐衣足食的追求,方能有所成就。後來「豐衣足食」就一直沿用下來,用以形容生活富裕。
眾望所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望所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高僧帛遠,字法祖,河內人,博學多聞,通梵晉語,於方等經深有研究。他在長安建造佛寺,從事講習,聽眾常達千人。河間王司馬顒對之崇敬有加,帛遠因而聲聞關隴。後來關中大亂,帛遠遁隴右,以保雅操。當時張輔為秦州剌史,鎮守隴上。張輔覺得帛遠的名德顯著,「眾望所歸」,就屢次勸帛遠還俗來當自己的幕僚,但帛遠拒不接受,於是結怨。後因他人的讒言,帛遠被張輔所殺。「眾望所歸」這句成語,用來指深得眾人擁護、愛戴。
移風革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風易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樂記〉是古代流傳下來最早記錄音樂理論的文章。這篇文章談到音樂的產生及其作用,大意是:當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情感時,就會發出聲音。把各種聲音結合起來,加上舞蹈動作,就進而產生音樂;所以古代聖王都十分注重對人心會產生影響的事物,並且主張用「禮義」來導正人民的行為,以「音樂」來調和人民的心性。音樂之中,又以和善純正的音樂,最能讓人心平氣和,耳目清明靈敏,長期下來可以移默化人民的心性,進而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使天下回復和平安寧。「移風易俗」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
虛張形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其實帥也。」洪聞此令,亦委事於休。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後。眾議狐疑,休曰:「賊實斷道者,當伏兵行1>。今乃先張聲勢,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蘭2>,蘭破則飛3>自走矣。」洪從之,進兵擊蘭,大破之,飛果走。 〔注解〕 (1) 行:祕密出行。 (2) 蘭:吳蘭,生卒年不詳,三國蜀之大將。 (3) 飛:張飛(西元?∼271),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國蜀漢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諡桓。
公聽並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方面聽取意見和全面觀察問題。《三國志.卷一四.魏書.蔣濟傳》:「臣竊亮陛下神默思,公聽並觀,若事有未盡於理而物有未周於用,將改曲易調。」
鵰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刁蠻、凶悍。晉.左思〈吳都賦〉:「料其虓勇,則鵰悍狼戾,相與昧險。」也作「雕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