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情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上指個人慾望受會道德標準、風俗習慣所約束,而不能表現於外,經長期壓抑而逐漸成為潛意識,形成一種不在意識層浮現的鬱結,稱為「情結」。為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所創。[例]他求學過程坎坷,創業以後,由於競爭激烈,他努力克服了自卑情結,奮發向上,如今已小有成就。
砥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能堅守原則、支撐危局的人或力量。如:「知識分子是國家的砥柱,會的中堅。」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五齣:「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學之淵源;難為弟,難為兄,足壯朝端之砥柱。」
中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直,不偏不倚。[例]她為報撰寫文章,立論中正平易,雅俗共賞。
乾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做事而領取的薪水。如:「這些坐領乾薪的人,實在是阻礙會進步的禍首。」
報本反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忘根本。《禮記.郊特牲》:「唯,丘乘共粢盛,所以報本反始也。」
民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會風氣。如:「歷史教訓顯示:新政如不符民情,必然失敗收場。」晉.干寶〈晉紀總論〉:「蓋民情風教,國家安危之本也。」
通力合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眾人力量以完成某事。[例]文化建設需靠會各界通力合作,才能達成目標。
膏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肥肉與美穀。泛指精美的食物。[例]在早期農業會,食膏梁、穿綾羅是富貴的象徵。
大躍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3 文化大革命4 關鍵字5 出處 前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是今日兩個主導亞洲的國家。擁有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在西元1949年,成為會主義的國家。而日本實行資本主義,成為世界最具有經濟影響力的國家之一。 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黨和共產黨再次形成對峙的局面。西元1949年國共交戰,共產黨獲勝,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註1.)成為首任國家主席。經過40年戰亂的中國大陸,在共產黨執政之後採用蘇維埃模式,開始實行極權統治,並進行一些重要改革。但與此同時,卻有數以百萬...
憑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靠、依仗。《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袁紹逆亂天常,謀危稷,憑恃其眾,稱兵內侮。」《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方畿之內,簡練之臣,皆垂頭搨翼,莫所憑恃。」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