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經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曾經歷世事或欠缺經驗。含有不懂事之意。《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今大敵垂至,方遊談不暇,雖遣諸不經事少年,眾又弱,天下事可知,吾其左衽矣!」也作「不更事」。
待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群臣聽漏刻入朝。後比喻將入朝時。《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紀一》:「帝性凝重言,潔修好學,每朝參待漏,或多笑語,帝獨儼然。」
誓無二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誓絕不變心。形容意志堅定專一。《東周列國志》第五五回:「倘蒙矜厄之仁,退師三十里,君願以國從,誓無二志。」也作「誓無二心」。
丁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人丁數目繳納的稅銀。《福惠全書.卷九.編審部.總論》:「南土糧重照產派役,不重丁銀,故田地雖多,立一戶即是一丁,丁銀多不遠。」也稱為「丁錢」。
一語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言九鼎」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平原君1>已定從2>而歸,歸至於趙3>,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4>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5>,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6>。毛先生以三寸之舌7>,彊8>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注解〕 (1) 平原君:?∼西元前351,名勝,戰國趙武靈王之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2) 從:通「縱」,指合縱,是戰國時蘇秦倡導聯合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政策。 (3) 趙:戰國時七雄之一,與韓、魏分晉立...
樸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樸實鄙陋。《韓非子.六反》:「聞從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樸陋之民。」
沒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失敗、覆沒的地方。《六韜.卷六.犬韜.戰騎》:「彼弱可以擊我強,彼可以擊我眾,此騎之沒地也。」
蔽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決錯誤所造成的冤獄。《管子.立政》:「三本者審,則便辟無威於國,道塗無行禽,疏遠無蔽獄,孤無隱治。」也作「斃獄」。
投無不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論做什麼事,沒有不順利的。《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像老哥聰明正直,凡事先有成竹在胸,自然投無不利,兄弟資質甚魯,只好就事論事,細意推求,不敢說無過,但能過已經是萬幸了!」
甄才品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鑒別評量才能。《南齊書.卷四.鬱林王本紀》:「東西二省府國,長老所積,財單祿,良以矜懷。選部可甄才品能,推校年月,邦守邑丞,隨宜量處,以貧為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