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蓬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蓬,植物名;葆,羽葆。「蓬葆」形容頭髮久不梳理,如蓬草或羽葆一般散亂。《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剌王劉旦》:「當此之時,頭如蓬葆,勤苦至矣,然其賞不過封侯。」《聊齋志異.卷一○.恆娘》:「寶帶忿,不自修,拖敝垢履,頭類蓬葆,更不復可言人矣。」
天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將美稱。唐.王維〈支行〉:「漢家天將才且雄,來時謁帝明光宮。」
兵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戰爭。《戰國策.策二》:「閑於兵甲,習於戰攻。」
璽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文,印證了中國文字之一脈相承。孳乳表之建立,則清楚展現戰國文字之地域特色,以「馬」字最具代表性,以系最具特色,秦系最接近小篆,且璽印文字則大多已近《說文》小篆,由此則可見漢字演變之軌跡。
白雲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比喻神仙所居住的地方。漢.伶玄《飛外傳》:「吾老是鄉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雲鄉也。」唐.劉禹錫〈送深法師遊南岳〉詩:「師在白雲鄉,名登善法堂。」
邯鄲匍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避風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趙飛身輕不勝風,漢成帝乃築造七寶避風臺以安之。見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上。
風風韻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韻致、意態美好。元.商衟〈風入松.嫩橙初破酒微溫套.離亭煞〉:「都只為風風韻韻,相見話偏多,孤眠睡不穩。」元.張可久〈折桂令.客留情春更多情〉曲:「月下金觥,膝上瑤箏,口口聲聲,風風韻韻。」
無計所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可奈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無可奈何」這句成語指的是毫無辦法或沒有辦法可想的意思。典源出自於《戰國策.策三》。戰國末期,秦國勢力強盛,不斷出兵侵佔其他國家的領土。當時國是一個地處東北方的弱小國家,最初,王為了與秦國友好,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為人質,在秦國,太子丹受到很差的待遇。太子丹逃回國後,為了抵抗秦國的侵略,同時也為了報仇,便經人介紹認識了荊軻,請他作刺客,到秦國刺殺秦王。由於荊軻遲遲不出發,太子丹便催他趕快上路,荊軻說:「就算我到了秦國,秦王也不會見我啊!除非我能帶著樊於期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前往,也許就有機會見到秦王。」樊於期本是秦國的將領,因為得罪秦王,逃到國...
得寸思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寸進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末期,秦、韓、趙、魏、齊、楚、七雄爭霸,其中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其他六國,以統一天下。昭王三十六年,準備以穰侯領軍,越過韓、魏兩國而伐齊。但當時秦國的策士范雎以為此法不可行,便阻止秦國的進攻,並向昭王獻上「遠交近攻」的策略。他說:「現在齊國勢力算是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軍隊必須要經過韓、魏兩國,這就已經不符兵法了,而且如果出兵過少,難以取勝;出兵過多,又有傷國力。即使打勝了,齊國的土地必須越過韓、魏兩國才能到達,距離如此遙遠,根本也很難守住,所以不如採『遠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向外拓展,如此所得的一寸一尺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