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7.94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惱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ǎo xiū biàn nù釋義︰即「惱羞成怒」。見「惱羞成怒」條。 01.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齣》︰「想因卻奩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變怒耳。」 參考詞語︰羞惱成怒注音︰ㄒ|ㄡ ㄋㄠˇ ㄔㄥˊ ㄋㄨˋ漢語拼音︰xiū nǎo chéng nù釋義︰即「惱羞成怒」。見「惱羞成怒」條。 01.《程乙本紅樓夢.第七一回》:「這婆子一則喫了酒,二則被這ㄚ頭揭著弊病,便羞惱成怒了。」 參考詞語︰惱羞變怒注音︰ㄋㄠˇ ㄒ|ㄡ ㄅ|ㄢˋ ㄋㄨˋ漢語拼音︰nǎo xiū biàn nù釋義︰即「惱羞成怒」。見「惱羞成怒」條。 01.《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聽了不禁臉上一紅,不由惱羞變怒道:...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9.《朱子語類.卷一二七.本朝一.高宗朝》:「張戒見高宗。高宗問:『幾時得見中原?』戒對曰:『古人居安思危,陛下居危思安。』」
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二.藝能.著棋》:「世傳范西平、施本菴諸人為一時國手,所刻《桃花泉棋譜》、《弈理指歸》諸書,直可付之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憑恃、憑藉。《說文解字.貝部》:「負,恃也。」《左傳.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北史.卷一二.隋煬帝本紀.史臣曰》:「負其富強之資,思逞無厭之欲。」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朱子語類.卷一二七.本朝.高宗朝》:「未幾,趙復罷。謝祖信為諫官,遂排擊之不遺餘力。嶺表之貶,實祖信之力也。」
請君入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張鷟《朝野僉載》(據《太平廣記.卷一二一.周興》引)唐秋官侍郎周興1>,與來俊臣2>對推事。俊臣別奉進止鞫興,興不之知也。及同食,謂興曰:「囚多不肯承,若為作法。」興曰:「甚易也。取大甕,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處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興曰:「有內狀3>勘4>老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咸即款伏5>,斷死,放流嶺南。所破人家,流者甚多,為讎家所殺。傳曰:「多行無禮必自及。」信哉。 〔注解〕 (1) 周興:?∼西元691,唐雍州長安人。少習法律。屢決制獄,深文周納,妄殺數千人。武則天稱帝,任尚書左丞,上疏請除李家宗正屬籍。天授二年,被告謀反伏罪,謫嶺南,在路上為仇人...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寒而慄」之「慄」,典源作「栗」。「栗」通「慄」。雖不寒冷仍發抖。形容內心恐懼極至。語本《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義縱》。
岌岌可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大溜東注,以運河為尾閭,僅恃東隄為護,已岌岌可危。」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史.卷一二五.鐵哥列傳》:「散財聚民,古之道也。今平灤水災,不加賑恤,民不聊生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適、逸樂。通「逸」。《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日聞其美,意廣心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