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03.80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西北少數民族之一。舊稱為西戎,分布在今大陸地區青海、甘肅、四川一帶
西河之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河,今陝西省韓城縣至華陰縣一帶。子夏在孔子死後,隱居於西河,魏文侯尊他為師,其子死,哭瞎眼睛,曾參前往弔喪,子夏泣訴,曾子怒而舉其三罪。典出《禮記.檀弓》。後以西河之痛為悼人喪子的輓聯。
欲擒姑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戰即勝。《三國演義》中有名的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就是這種戰術的利用。當時蜀國附近的雲南、西康、貴州一帶住著南蠻,其中有個叫孟獲的首領。諸葛亮希望能夠收服孟獲的「心」,使他誠意服從,才能一勞永逸。所以諸葛亮運用計謀,把孟獲捉來問他:「你投不投降?」孟獲說:「你設下陷阱,我為什麼要投降?」諸葛亮說:「那我放你走,你回去備好兵馬再來決勝負吧!」孟獲說:「好!」於是諸葛亮派人送他回去。不久孟獲又被諸葛亮捉住,諸葛亮又放他回去。孟獲就這樣被捉七次,被放回七次,在孟獲最後一次被捉時,他流淚說:「我願意誠心的歸服,做蜀國的子民。」終於使孟獲心悅誠服。「欲擒姑縱」後來多作「欲擒故縱」,用來比喻為了要使對方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名:(1)周時分封的姬姓諸侯國,春秋時為晉所滅。故址在今大陸地區陝西省韓城縣境。(2)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分晉,其地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介於魏、秦、楚三國之間,為兵家必爭之地,後為秦所滅。(3)大韓民國的簡稱。參見「大韓民國」條。
山明水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山水秀麗,風景優美。[例]西湖一帶山明水秀,遊人如織。
因小失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9) 齊: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 (10) 美唐:齊王金庫的名稱。〔參考資料〕 北齊.劉晝《劉子.卷九.貪愛》昔蜀侯性貪,秦惠王聞而欲伐之。山澗峻嶮,兵路不通,乃琢石為牛,多與金,日置牛後,號牛糞金,言以遺蜀侯。蜀侯貪之,乃斬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帥師隨後而至,滅國亡身,為天下所笑,以貪小利失其大利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名:(1)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大陸地區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2)東晉五胡十六國之一。為東晉劉曜所建,統有今大陸地區河北、山西、陝西、河南等的一部分,史稱「前趙」。(3)東晉五胡十六國之一。為石勒滅前趙而稱帝,史稱「後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名。西周諸侯國之一。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滕縣一帶
銳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4) 西河:地名。地約在今陝西省華陰縣一帶。位於黃河之西,故稱為「西河」。 (5) 魏王:魏豹,生卒年不詳。陳勝起兵後,豹往投靠,攻下魏地二十餘城而立為魏王。後被韓信所虜,為漢效力堅守滎陽,被周苛所殺。 (6) 禽:通「擒」,捕捉。 (7) 夏說:秦末漢初人,生卒年不詳。曾奉陳餘命令,說服齊王共同攻擊常山王張耳。 (8) 喋血:殺人眾多,踏血而行。喋,ㄉ|ㄝˊ,通「蹀」,踐踏。 (9) 張耳:西漢大梁人,生卒年不詳。與陳餘為刎頸交,後與陳餘發生嫌隙,降漢,與韓信破趙,封為趙王,卒謚景。 (10) 下趙:攻取趙地。下,攻取...
隱姓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據《元曲選》引)1>〔太白云〕我看二位都是讀書君子,方今聖朝以賢良方正取士,二位不去求名應舉,卻是隱遁山林,為著何來?〔正末云〕小生與兄弟慕山林幽雅,遂有終焉之意。那為官的,我怎麼學他?〔唱〕……【青歌兒】空一帶江山,江山如畫;止不過飯囊,飯囊衣架。塞滿長安亂似麻,每日價大纛高牙。冠蓋頭踏,人物不撐達,服色儘奢華。心行更姦猾,舉止少謙洽。紛紛擾擾由他,多多少少欺咱,言言語語參雜,是是非非交加。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聞達2>,隱姓埋名做庄家3>,學耕稼。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張壽卿《紅梨花.第四折》。 (2) 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顯貴。見「不求聞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