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84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念差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念」,是指心中的念頭。「一念之差」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念頭的差錯。在宋朝蘇軾的〈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中即可看到「一念差」的用法:「我本三生人,疇昔一念差。前生或草聖,習氣餘驚蛇。」意思是說他三生都是人,因一念之差,未能得道。前輩子或許是張旭,所以書法還留點放縱的習氣。後來「一念之差」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一個念頭的差錯。如宋.陸游〈丈人觀〉詩:「我亦宿誦五千文,一念之差隨世紛。」又如《警世通言.卷三五.況太守斷死孩兒》:「這般會合,那些個男歡女愛,是偶然一念之差。」
抱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養別人家的孩子,當做自己親生的小孩般撫養。《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元傅昭儀傳》:「太子小,而傅太后抱養之,今至太子家,以乳母恩耳,不足有所妨。」《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天老,這要娶他的人,就是我丈人抱養這個小孩子。」
趨炎附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趨炎附勢」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沈〈釋時論〉(據《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王沈》引)東野丈人觀時以居,隱耕汙腴之墟。有冰氏之子者,出自沍寒之谷,過而問塗。丈人曰:「子奚自?」曰:「自涸陰之鄉。」「奚適?」曰:「欲適煌煌之堂。」丈人曰:「入煌煌之堂者,必有赫赫之光。今子困於寒而欲求諸熱,無得熱之方。」冰子瞿然曰:「胡為其然也?」丈人曰:「融融1>者皆趣2>熱之士,其得爐冶3>之門者,惟挾炭之子。苟非斯人,不如其已。」……丈人曰:「……賤有常辱,貴有常榮,肉食繼踵4>於華屋,疏飯5>襲跡於耨耕6>。談名位者以諂媚附勢,舉高譽者因資而隨形……。」 〔注解〕 (1) 融融:和暖、光亮...
本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授自己學業或技能的老師。《史記.卷八○.樂毅傳.太史公曰》:「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
入石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入木三分」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羊欣《筆陣圖》(據唐.張懷瓘《書斷.卷二.王羲之》引)1>晉2>帝時,祭北郊,更3>祝版4>。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三十三,書〈蘭亭序〉;三十七,書〈黃庭經〉。書訖,空中有語:「卿書感我,而況人乎!吾是天臺丈人。」自言真勝鍾繇,羲之書多不一體。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李冗《獨異志.卷上》。 (2) 晉:朝代名,西元265∼420。司馬炎篡魏,吞併吳、蜀而有天下,國號晉,是為晉武帝。傳至愍帝,為前趙所滅,史稱西晉(西元265∼316)。後司馬睿即位於建康,是為晉元帝,史稱東晉(西元317∼420)。傳至恭帝,為劉裕所篡。此處所指應...
半路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用,中途改行做生意。但是就好像半路出家一般,從商對他來說,更加不適合,於是沒多久就虧損本錢了。他向丈人借了十五貫錢,準備東山再起,而且將妻子王氏留在娘家,待重新開張再將她接回。回家途中他喝了些酒,敲門許久,小妾陳二姐才來開門;一來因為有些酒意,二來怪她開門太慢,於是開玩笑地說,已將她賣給了人家,得了十五貫錢。陳二姐信以為真,心想應該先回家告訴父母,於是待劉貴睡著後,趁夜收拾包袱起程。途中遇到剛從城裡賣了絲綢要回家的青年崔寧,正好同路,於是二人結伴同行。不料,當夜劉貴家中遭竊,小偷不僅拿了那十五貫錢,情急之下,更殺了劉貴。天明之後,左鄰右舍發現,趕緊追回陳二姐和崔寧。官府查辦時,因為崔寧身上剛...
外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妻子的父親,即岳父、丈人。《稱謂錄.卷七.妻之父.外父》:「馮布贅於孫氏,其外父有煩惱事,輒曰:『俾布代之。』」《警世通言.卷二○.計押番金鰻產禍》:「周三不合圖財殺害外父外母,慶奴不合因奸殺害兩條性命,押赴市曹處斬。」
一念之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念」,是指心中的念頭。「一念之差」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念頭的差錯。在宋朝蘇軾的〈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中即可看到「一念差」的用法:「我本三生人,疇昔一念差。前生或草聖,習氣餘驚蛇。」意思是說他三生都是人,因一念之差,未能得道。前輩子或許是張旭,所以書法還留點放縱的習氣。後來「一念之差」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一個念頭的差錯。如宋.陸游〈丈人觀〉詩:「我亦宿誦五千文,一念之差隨世紛。」又如《警世通言.卷三五.況太守斷死孩兒》:「這般會合,那些個男歡女愛,是偶然一念之差。」
如湯澆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情極為容易解決。參見「如湯沃雪」條。《南史.卷二三.王誕傳》:「丈人一旨,如湯澆雪耳。」
附勢趨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趨炎附勢」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沈〈釋時論〉(據《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王沈》引)東野丈人觀時以居,隱耕汙腴之墟。有冰氏之子者,出自沍寒之谷,過而問塗。丈人曰:「子奚自?」曰:「自涸陰之鄉。」「奚適?」曰:「欲適煌煌之堂。」丈人曰:「入煌煌之堂者,必有赫赫之光。今子困於寒而欲求諸熱,無得熱之方。」冰子瞿然曰:「胡為其然也?」丈人曰:「融融1>者皆趣2>熱之士,其得爐冶3>之門者,惟挾炭之子。苟非斯人,不如其已。」……丈人曰:「……賤有常辱,貴有常榮,肉食繼踵4>於華屋,疏飯5>襲跡於耨耕6>。談名位者以諂媚附勢,舉高譽者因資而隨形……。」 〔注解〕 (1) 融融:和暖、光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