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修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養身性以求達於仙境。《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這兩個女子都有些盜賊意思,不比前邊這幾個報仇雪恥,救難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孔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掌管文書檔案的小官。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教我把罪犯私下招伏,不比那小處官司孔目。」
京師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以便翻閱各種書籍,作為寫作的材料。後來〈三都賦〉完成,卻並未得到時人的重視。左思認為自己的文筆並不比班固、張衡差,恐怕是當時的人不喜歡他的形貌,所以也看不起他的文章。左思聽說皇甫謐是位著名的學者,便拿自己的作品去向他請教。皇甫謐看了〈三都賦〉之後非常欣賞,並為左思寫了一篇序。後來張載為魏都的部分作注,劉逵也為蜀都、吳都兩部分作注,衛權又寫了略解。連官至司空的大文人張華,都對左思的〈三都賦〉大加讚賞,認為左思的成就不輸給班固、張衡等大文人。由於這些文人學者的推薦,左思的這篇傑作便很快地在京城洛陽流傳開來,人們競相抄錄,以致洛陽的紙價上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洛陽紙貴」,用來形容著作風行一時...
李下瓜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瓜田李下」之典源,提供參考。 無名氏〈君子行〉(據《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引)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1>,李下不正冠2>。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注解〕 (1) 納履:穿鞋,指彎腰做穿鞋或整理的動作。履,鞋子。 (2) 正冠:扶正帽子。指伸手整理帽子。冠,音ㄍㄨㄢ,帽子。
都中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以便翻閱各種書籍,作為寫作的材料。後來〈三都賦〉完成,卻並未得到時人的重視。左思認為自己的文筆並不比班固、張衡差,恐怕是當時的人不喜歡他的形貌,所以也看不起他的文章。左思聽說皇甫謐是位著名的學者,便拿自己的作品去向他請教。皇甫謐看了〈三都賦〉之後非常欣賞,並為左思寫了一篇序。後來張載為魏都的部分作注,劉逵也為蜀都、吳都兩部分作注,衛權又寫了略解。連官至司空的大文人張華,都對左思的〈三都賦〉大加讚賞,認為左思的成就不輸給班固、張衡等大文人。由於這些文人學者的推薦,左思的這篇傑作便很快地在京城洛陽流傳開來,人們競相抄錄,以致洛陽的紙價上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洛陽紙貴」,用來形容著作風行一時...
瞻情顧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有交情而互相照應或通融。《紅樓夢》第一六回:「我們陰間上下都是鐵面無私的,不比你們陽間瞻情顧意,有許多關礙處。」
看景生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云〕大姐,你看你那模樣,少吃些酒,越瘦了你也。〔正旦云〕你為甚麼出了家?〔牛員外云〕你聽者,我如今不比往常,我如今蓋茅庵,撇了謝家樓也。〔正旦唱〕……〔牛員外云〕我每日家翫水遊山。〔正旦唱〕【鬥鵪鶉】你則待要翫水遊山,怎如俺眠花臥柳。〔牛員外云〕我每日家暮禮晨參。〔正旦唱〕你道是暮禮晨參,怎如俺野眠浪宿。〔牛員外做喝科云〕你見麼,青龍白虎請我赴天齋哩。〔正旦唱〕這廝1>便見景生情信口謅2>,兀的3>可不笑破人口。〔牛員外云〕你見那白虎青龍麼?〔正旦唱〕我不見那白虎青龍,你則是個腌臢疥狗。 〔注解〕 (1) 這廝:這傢伙、這小子。有輕視、賤惡的意思。 (2) 信口謅:不加思索任意編造。謅,...
失交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仲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東方而入於西極,萬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後成功,是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效物而動,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終;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規乎其前。丘以是日徂。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1>也。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雖然,女奚患焉!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注...
哈伯瑪斯的認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無視於對象的構成,認為科學研究的對象或所謂的「事實」是「暨予的」,而不是認識主體所「構成的」,因此不比追究主體的認識能力。1. 科學主義:以科學知識的標準來衡量所有其他知識只好被當作病人或犯人看待。2. 客觀主義:將世界當成一個客觀自存的結構,真理的命題就是事實與事實的結構。這種思想無法透視到科學研究之對象或事實的構成問題,遂將事實絕對化,反省的箭頭無法返回主體。=社會批判理論的基礎:=1. 馬克思:經濟決定論。2. 盧卡奇:將批判的有效性暨多在無產階級的獨特歷史位置上。3. 哈伯瑪斯:1960年代採認識論的進路,發展...
馬耳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馬耳東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馬耳東風」原作「東風射馬耳」,意指東風吹過馬耳邊,瞬間消逝。見於唐代詩人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典源節錄的大意:在北窗下吟詩作賦盡談些風花雪月的事情,說得再多也不比一杯水來得有價值。世間的人聽到這些都轉頭就走,就像東風吹過馬耳,瞬間消逝無蹤,起不了任何作用,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亦可省作「東風馬耳」,例如:宋代詩人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一○首之八:「栗里歸來窗下臥,香山老去病中詩。東風馬耳塵勞後,半夜雞聲睡熟時。」而「馬耳東風」則見於宋代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詩五首之五:「青山自是絕色,無人誰與為容。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指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