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介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定不移的樣子。《漢書.卷八二.傅喜傳》:「介然守節,以故斥逐就國。」
|
眾望所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張輔為秦州刺史,鎮隴上,祖與之俱行。輔以祖名德顯著,眾望所歸,欲令反服2>,為己僚佐3>。祖固志不移,由是結憾。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六○.解系等列傳》。
(2) 反服:脫下僧服而穿軍服。此指還俗。
(3) 僚佐:助理事務的部屬。〔參考資料〕 《晉書.卷六○.解系等列傳》史臣曰:「自永嘉蕩覆,宇內橫流,億兆靡依,人神乏主。于時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閻鼎等忠存社稷,志在經綸,乃契闊艱難,扶持幼孺,遂得纂堯承緒,祀夏配天,校績論功,有足稱矣。然而抗滔天之巨寇,接彫弊之餘基,威略未申,尋至傾覆。昔宗周遭犬戎而東徙,有晉違獷狄而西遷,彼既靈慶悠長,此則禍難...
|
髮引千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迪卡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教育主張:學校教育中,師生應勇於懷疑、精於批判,站不住腳的學說自會就此消聲匿跡,藉此尋找「確信不移的穩定基石」,以心思懷疑為教育的首要活動,效果好過外爍的書本閱讀。若人有先賦的理性分辨真假,又何必仰賴他人判斷來釐清是非,人必須運用理性進行反覆的思考、反省,循序漸進掌握確實的知識。 資料來源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三民。
|
危詞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亟,不得不倚重龍驤,且自來責備之嚴每在賢者。前此欽奉上諭,十月皇太后六旬慶典,尚停點景誦經,臣下何敢不移孝作忠,以免為人指摘。用敢布其腹心,為此不情之請。可否俟防務稍鬆,再行回秣。
|
薑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薑與肉桂,性皆辛辣,為主要的調味品。《禮記.檀弓上》:「食肉飲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為薑桂之謂也。」後比喻人剛強不移的性情。《宋史.卷三八一.晏敦復傳》:「況吾薑桂之性,到老愈辣。」
|
犯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諫臣。」《舊唐書.卷七一.列傳.魏徵》:「徵狀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膽智,每犯顏進諫,雖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
|
同心斷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人團結一心,其銳利可以切斷金屬。語本《易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後比喻同心協力,堅定不移。《晉書.卷六.明帝紀》:「敬聽顧命,任托付之重,同心斷金,以謀王室。」
|
井然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學習與法度的重要。一個人能夠清清楚楚地做事有次序、有條理,端莊肅穆地使自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
流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口水。也用以形容人貪饞的樣子。唐.杜甫〈飲中八僊歌〉:「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西遊記》第五回:「大聖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喫,奈何那些人都在這裡。」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