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29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達權通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應變。因為權變即為人情通達的表現,所以又有「通權達變」的說法。較早的文獻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這裡作「應權達變」,意思是一樣的。漢獻帝二十四年秋天,劉備的部下上書漢帝,聯名推舉劉備為漢中王,並擔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帝,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逆臣曹操當道。如果一時權宜所作的處置,可以使國家安定,即使是赴湯蹈火,也不會推辭。所以順應眾人的建議,接受印信。後來「通權達變」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不墨守常規,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
如魚在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鵬鳥,指凌空疾下。 (2) 卷:通「捲」,指筆法收斂。(二)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姦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
禍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最後投奔魏國,他因此受到劉備的責怪;此外,諸葛亮也擔心他剛猛的個性,將來在改換政權後會很難制御,勸先主除之,終於導致劉備把他賜死。彭羕,劉備認為他足以和孔明、孝直等人並駕齊驅,但諸葛亮卻認為彭羕心大志廣,無法保國衛民,後來劉備就把他派離了京師,給予一個太守的職位;他對於這樣的遭遇感到不平,說了一句讓人引起誤會的話,就被關到獄中,最後被誅殺。廖立,諸葛亮將他與龐統相提並論,譽為楚之良才,可以輔助興盛國家大業;但在劉備死後,他卻分析形勢,批評當年劉備的不取漢中政策,也批評了關羽,另外又直言評點了幾個當朝的人物,於是諸葛亮把他廢為平民,流放到汶山。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佐劉禪的李嚴,在諸葛亮伐魏時,因...
童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葉濃密而下垂的樣子。《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
猶魚有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鵬鳥,指凌空疾下。 (2) 卷:通「捲」,指筆法收斂。(二)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姦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
心驚肉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神不寧,恐懼不安。《三國演義》第八一回:「先主是夜心驚肉顫,寢臥不安。」《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牛奶奶走到這裡,不覺心驚肉顫,那寒毛根根都豎起來。」也作「心驚肉戰」。
過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2) 引喻失義:援引例證而有所不當。見「引喻失義」。〔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據《文選.卷三七.表上》引)
殞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亡。《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歎,夕惕若厲。」
象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子孫效法有德行的先人。《書經.微子之命》:「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賢。」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市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城市中的隱者。宋.陸游〈憶昨〉詩三首之二:「先主廟中逢市隱,丈人觀裡識巢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