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43.88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動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新古典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八世紀後半至十九世紀前半,盛行於歐洲的藝術復古熱潮。起因於西元一七四八年後,在羅馬相繼發掘出龐貝等遺址。認為藝術不應為個人情感的表現,而應重於秩序井然的整潔形式及均衡和諧、冷靜明確的表現與追求。此種論點正與拿破崙對古羅馬的崇拜與認同不謀而合。德、法為此一復古風的重鎮。
傍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身事物之外,冷靜觀察。《新唐書.卷二○○.儒學傳下.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必審,何所為疑而不申列?」
不發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拍案怒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拍桌子大聲叫罵,形容非常憤怒。如:「拍案怒罵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你該冷靜下來。」
群雞一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超然出眾。參見「鶴立雞群」條。如:「大家慌得手足無措之際,他仍能冷靜的指揮調度,有如群雞一鶴。」
時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下、眼前。《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現身包龍圖斷冤》:「時今死了許多時,宅中冷靜,也好說頭親事,是得。」
西洋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擊劍的競技活動。由西洋人中古世紀的劍術演變而來,主要動作以刺為主,具有姿態優雅、技巧精湛的藝術性。其方式是將人體畫定範圍,擊劍手必須刺中此一範圍,才算一次有效攻擊。比賽時,選手均穿著一種金屬與棉織的合成衣,頭戴網狀金屬面罩,以保護身體。比賽用的長劍,分為鈍劍、銳劍和馬刀三種。擊劍運動能夠培養敏捷反應、冷靜思考與優雅的風度,目前已逐漸受到國人的喜愛。
冷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冷靜地觀看。如:「他只是在旁冷視,並沒有發表意見。」
研精靜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縝密研究,冷靜思考。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研精靜慮,貞觀厥美。懷秋成章,含笑奏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