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娜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飄動、動搖。如:「春風娜娜」。
安若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穩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元.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七.奇對》:「朝登箕子之峰,危如累卵。夜宿丈人之館,安若泰山。」也作「安如泰山」、「穩如泰山」。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班超對這種情形感到不解,暗中探聽的結果,原來是匈奴也派了使者前來籠絡鄯善國王,使鄯善國王的心產生動搖。班超立刻召集所有的部屬三十六人,趁酒酣時候,激怒大家說道:「不探索老虎的巢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趁夜裡火攻匈奴使者,使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會大驚恐,可以把他們全部殺掉,這樣一來,鄯善國王才會害怕,事功可以成立。」所有人都贊成班固的建議。於是當天夜裡,班超率領吏士攻入匈奴使者的營地,班超親手就殺了三人,把匈奴的使者以及副使都殺了,鄯善國王嚇得魂不附體,終於願意歸順漢朝。後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
價值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社會體系的改變而轉變,雖有學者認為,價值觀念一但在人們心中建立起來,便是一個獨立的主體,無法輕易做動搖,如同我們在行事作風上,往往依循著傳統的作為。因此在學者福斯特的論點中認為,傳統的價值可能阻擋了社會的進步還有經濟的發展。 關鍵字中文:價值問題英文:Value problem 參考書目註1 高廣孚。教育哲學,頁119-121。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註2 詹棟樑。現在教育哲學,頁552-554。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聳動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聳人聽聞」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七.洪君疇》近世敢言之士,雖間有之,然能終始一節,明目張膽,言人之所難者,絕無而僅有,曰溫陵洪公天錫君疇一人而已。方寶祐間,宦寺肆橫,簸弄天綱,外閫朝紳,多山門下,廟堂不敢言,臺諫長其惡,或餌其利,或畏其威,一時聲燄,真足動搖山嶽,回天而駐日也。乙卯元正,以公為御史。公來自孤遠,時莫知為何如人。首疏1>以正心格君為說,且曰:「臣職在憲府2>,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旨。」固已聳動聽聞矣。 〔注解〕 (1) 疏: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 (2) 憲府:御史治事的地方,指御史臺。
匪石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匪石指不是石頭。「匪石之心」比喻堅貞,不可動搖。語本《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晉書.卷六五.列傳.王導》:「實賴元宰,固懷匪石之心。」
小水長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細水長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細水長流」原作「小水常流」。不論是做事或求學,人們通常會犯上兩個大毛病,一是躁進,一是懈怠。躁進則不從根本下工夫,妄想一步登天,如此根基不穩,日後很容易就會產生動搖。懈怠就是身體和精神的懶散放逸,一曝十寒,不論做什麼事都難有成就。在所引典源《佛遺教經》中,佛陀在入涅槃前最後向諸比丘說法,勸他們修行時要持之以恆地精進,不可貪多求快,也不可懈怠懶散,要像細小的溪水一樣持續不斷地淌流,而能穿透堅硬的岩石,如此去行,終有一天可以修成正果。後來「細水長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力量微小而能持之以恆,終有所成。或形容節約使用財物而能長久不缺。
振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振動搖盪。漢.賈誼〈鵬鳥賦〉:「萬物迴薄兮,振盪相轉。」晉.左思〈吳都賦〉:「翼若垂天,振盪汪流。」
迪卡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傳統與現代哲學思想的分水嶺。 主要思想一、 無一處不疑:「懷疑」是一種找出真理的手段,為了找出絕不動搖的信念。二、 我思故我在:尋求、建立知識確定性的基礎,是人類特有且卓越於其他動物的心靈活動,展現上帝賦予人類的「理性之光」(light of reason)。三、 理性比感官可靠:由數學、幾何立論,知識都能夠從最簡單、易理解的部分,經由適當推理達到最困難的答案結果,真理是遵循著存在內心中,安排好的一種深奧的秩序發展。四、 清楚與差別(clear&distinct):❶在尚未清楚認識時,絕不接受任何事為真。避免判...
刁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搖的樣子。多用以形容草木。《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晉.郭象.注:「調調、刁刁,動搖貌也。」明.唐順之〈過清溪莊值主人不在〉詩:「翳翳孤村景,刁刁眾木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