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3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事與志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與願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抒發情緒之作。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的願望相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飯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國時,屈原投汨羅江而死,楚國人民為表哀痛,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祀。見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後以飯筒指粽子。宋.蘇軾〈和黃魯直食筍次韻〉:「尚可餉三閭,飯筒纏五采。」宋.周紫芝〈競渡曲〉:「飯筒角黍纏五綵,楚俗至今猶未改。」
音容淒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容貌淒涼哀痛。形容悲傷到極點。如:「罹難者家屬音容淒斷,令旁觀者為之鼻酸。」
慇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傷、哀痛的樣子。《詩經.小雅.正月》:「念我獨兮,憂心慇慇。」
有觸即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後做官十幾年,罷官還鄉後,主要從事文學創作,是明代中葉著名的文學家和戲曲家。 (2) 愴然:悲傷哀痛的樣子。 (3) 前事:指與張龍湖二十餘年前談話的事。張氏是個理學家,為文多談原命與原性,他與李開先執手獨處時,談到「命」與「性」,前人所論均不夠深入,其時能論者,非張氏即李氏也,並勉李氏多多用心,李氏乃銘記在心。 (4) 易:改變。
塌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痛、失意的樣子。唐.杜甫〈垂老別〉詩:「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哀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禮中,孝子因哀痛過深不能自持,須靠手杖扶持,這根手杖稱為「哀杖」。
舊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久且難以根治的病症。《紅樓夢》第二回:「近因女學生哀痛過傷,本自怯弱多病的,觸犯舊症,遂連日不曾上學。」
軫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傷哀痛。唐.張祐〈散花樓〉詩:「錦江城外錦城頭,回望秦川上軫憂。」
軫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痛惋惜。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六.紀昀》:「遽聞溘逝,深為軫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