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5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執政者解除職務,退處民間。[例]國父任臨時大總統時,為了促進國內團結曾經自請下野。
種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個民族自然形成的特性。如:「國父認為:『民族主義,卻不必要甚麼研究才會曉得的。……這是從種性發出來,人人都是一樣。』」
惠州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北方發生義和團事件,國父命鄭士良在廣東惠州舉義。起義軍在惠州一帶轉戰二旬,連戰皆捷,據有數縣,卻因彈藥不濟而功敗垂成。這是國父十一次革命中的第二次起義。
創制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直接民主制度中,賦予人民直接制定法律之權。我國《憲法》明文保障人民之創制權。
遺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人所遺留下來的思想、學說、主張等。[例]國父遺教
平均地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父所倡的民生主義兩大原則之一。主要是為了防止土地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因此由地主自行報價,然後由政府照價收稅,必要時照價收買,漲價歸公,澈底解決土地問題而達成耕者有其田,並且防止地主因地租與地價上漲得到暴利。
尤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5~1936)字令季,別字少紈,清廣東順德人。清末,籍隸洪門,在香港識國父,共致力革命,時以二人與楊鶴齡、陳少白,並稱四大寇。第一次起義失敗,同志四散,別組中和堂以維黨務。嗣東渡日本,常往來於南洋。民國十年,曾任總統府顧問。
考試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考試院掌理考選官吏的權力,為國父所倡的五權憲法之一,與行政、立法、司法、監察等權並立。
紀念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社會對於重大事項的發生日期或重要人物的生卒日期,視為有永留紀念的價值,即定其日為紀念日,每年必舉行慶祝或追悼的儀式。如國慶日、國父誕辰紀念日。
南京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位於大陸地區江蘇省西南部的長江下游沿岸。交通便利,航空、水運、公路四通八達,鐵路有京滬、津浦和京贛三條,可以和其他鐵路聯絡。城北的下關和浦口,是長江下游的重要河港,海輪可以直接駛進停泊,故兼有海港的功能。有許多歷史悠久名勝古蹟,如紫金山、國父陵墓中山陵、明太祖陵墓明孝陵、玄武湖、幕府山等。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將本市定為首都,惟今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為臺北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