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正直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而沒有私心。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見義當為真男子,則是我正直無私大丈夫。」《孤本元明雜劇.賀元宵.第一折》:「正直無私有至靈,於家為國保黎民。」也作「正直無邪」。
|
沐猴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沐猴而冠」。見「沐猴而冠」條。01.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豈不聞財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喒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
|
王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王藍,筆名果之。1922年9月3日出生於天津,在北平長大,家中親友都喜愛欣賞國劇,王藍則有「王三齣」的稱號,因為他最喜愛唱「文昭關、李陵碑和運營寨」這三齣戲,他覺得這三齣戲中的忠、孝、節、義,雖然悲戚,卻最具有大丈夫無私的精神。早年於京華美術學院、雲南大學畢業。在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天津淪陷前夕,王家的祖業被炸成一片瓦礫堆,逃亡的路上看見日本兵猙獰的面孔,未滿十七歲的他激起憂國憂民的情懷,便投身幫助救國運動,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從事地下抗日活動。他為了籌備戰事經費,故意...
|
經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治理天下。《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論曰》:「計日用之權宜,忘經世之遠略,豈夫識微者之為乎?」《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
|
邯鄲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黃粱一夢」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沈既濟《枕中記》(據《唐人小說》引)開元七年,道士有呂翁者,得神仙術,行邯鄲道中,息邸舍,攝帽弛帶,隱囊而坐。俄見旅中少年,乃盧生也。衣短褐,乘青駒,將適于田,亦止於邸中,與翁共席而坐,言笑殊暢。久之,盧生顧其衣裝敝褻,乃長歎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諧,困如是也!」翁曰:「觀子形體,無苦無恙,談諧方適,而歎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適之謂?」翁曰:「此不謂適,而何謂適?」答曰:「士之生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後可以言適乎。吾嘗志於學,富於游藝,自惟當年青紫可拾。今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
|
男子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大丈夫氣概的人。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男子漢也有個立身揚名時節。」《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若肯留在帳下效力,你也可以借此報效朝廷。正是男子漢發奮有為之時!」
|
異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國。《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
|
樂道安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貧樂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文子.上仁》文子問:「仁義禮何以為薄於道德也?」老子曰:「為仁者必以哀樂論之,為義者必以取與明之。四海之內,哀樂不能遍;竭府庫之財貨,不足以贍萬民。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因天地之性,萬物自正而天下贍,仁義因附。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德過其位者尊,祿過其德者凶。德貴无高,義取无多。不以德貴,竊位也。不以義取者,盜財也。聖人安貧樂道,不以欲1>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2>。……」 〔注解〕
(1) 欲:欲望。
(2) 妄取:隨便拿取。
|
安貧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貧樂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文子.上仁》文子問:「仁義禮何以為薄於道德也?」老子曰:「為仁者必以哀樂論之,為義者必以取與明之。四海之內,哀樂不能遍;竭府庫之財貨,不足以贍萬民。故知不如修道而行德,因天地之性,萬物自正而天下贍,仁義因附。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德過其位者尊,祿過其德者凶。德貴无高,義取无多。不以德貴,竊位也。不以義取者,盜財也。聖人安貧樂道,不以欲1>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2>。……」 〔注解〕
(1) 欲:欲望。
(2) 妄取:隨便拿取。
|
夢覺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黃粱一夢」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沈既濟《枕中記》(據《唐人小說》引)開元七年,道士有呂翁者,得神仙術,行邯鄲道中,息邸舍,攝帽弛帶,隱囊而坐。俄見旅中少年,乃盧生也。衣短褐,乘青駒,將適于田,亦止於邸中,與翁共席而坐,言笑殊暢。久之,盧生顧其衣裝敝褻,乃長歎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諧,困如是也!」翁曰:「觀子形體,無苦無恙,談諧方適,而歎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適之謂?」翁曰:「此不謂適,而何謂適?」答曰:「士之生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後可以言適乎。吾嘗志於學,富於游藝,自惟當年青紫可拾。今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