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杜荀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運:「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再經胡城縣》控訴地方官吏靠屠殺人民起家,表現了對人民的極大同情和對官吏的無情贈恨:「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亂後逢村叟》、《題所居村舍》描繪了戰亂後農村凋敝、民不聊生的景象。另外,杜荀鶴也寫過不少酬唱投獻和流露頹廢思想情緒的詩篇,他專攻近體詩,尤其擅長寫七律詩,其詩語言淺近通俗,風格清新流利。 著作自編《唐風集》三卷,錄詩三百餘首,今傳。 評價(資料取自於網路)
創造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教學法在創造教學法之過程中特別重視學生的腦力激盪,先提出問題,使學生面對問題,而向問題挑戰,運用思考以求解決問題之方案。在活動中,特別注重於學生的”思考”,故創造教學法又稱”創造思考教學法”。目錄1 步驟2 特質3 注意事項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步驟創造教學法之步驟,學者所設計的並不一致,但大同小異,主要有以下四種階段:1.準備期:欲發現問題,必先蒐集資料、查閱書籍,做自訪問、觀察等活動中,積極從事準備工作。2.熟慮期:經過長期之準備階段,已具有相當之經驗與知識的基礎;但一遇到新問題,雖經多種嘗試,仍苦思不解,不妨...
宜蘭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宜蘭縣1.1 大同國小1.1.1 地理位址1.1.2 班級1.2 黎明國小1.3 育英國小 宜蘭縣 大同國小 地理位址 班級一年忠班一年孝班 黎明國小 育英國小育英國小
古文三十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境:新店高中體育:竹山高中健康與護理:蘭陽女中家政:台南女中生活科技:板橋高中音樂:三重高中美術:大同高中藝術生活:師大附中生命教育:曉明女中生涯規劃:中正高中國防通識:新竹女中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務處下設有生活輔導組、課外活動指導組、健康促進諮商中心及學生諮商中心等單位,執行之業務雖與其他大學大同小異,但仍有獨具特色的設計。一、學生學習履歷:自97學年度起,便逐步將學生在校期間所修習過的課程、曾擔任過的各類型幹部、曾參與的每一個社團活動、競賽項目、展演內容等,均載於「學生學習履歷」中,作為學生在畢業後每一階段生涯規劃的依據與參考。學生可藉此思考自我的人生方向,也可在求職時,提供給相關主管快捷而確實的資訊,幫助學生覓得最適才適所的工作。二、耕心志工:由學生諮商中心於民國82年輔導成立的「耕心志工」,別具特色,十多...
恃才凌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恃才傲物」之典源,提供參考。 《梁書.卷三五.蕭子恪列傳》子顯性凝簡,頗負其才氣。及掌選,見九流賓客,不與交言,但舉扇一撝而已,衣冠竊恨之。然太宗素重其為人,在東宮時,每引與促宴。子顯嘗起更衣,太宗謂坐客曰:「嘗聞異人間出,今日始知是蕭尚書。」其見重如此。大同三年,出為仁威將軍、吳興太守,至郡未幾,卒,時年四十九。詔曰:「仁威將軍、吳興太守子顯,神韻峻舉,宗中佳器。分竹未久,奄到喪殞,惻愴于懷。可贈侍中、中書令。今便舉哀。」及1>葬請諡2>,手詔:「恃才傲物,宜諡曰驕」。 〔注解〕 (1) 及:等到。 (2) 諡:音ㄕˋ,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後人依其生前事跡所評定...
康有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8~1927)字長素,改字更生,晚年又字更甡,清學者及政治家,南海人。治經以今文為宗,旁採當時流行的西洋學術思想,自成一家言。光緒二十四年,以工部主事贊德宗行新政,失敗後亡命日本,組織保皇黨;民國成立後,謀復辟,迄無成。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大同書》、《春秋董氏學》、《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孟子微》等多種。
外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外掩合的門扉。《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宋.范成大〈代兒童作端午貼門〉詩三首之三:「笑倩艾人看外戶,北窗深處詠歸來。」
耶律楚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作=著有《湛然居士集》、《西遊錄》。=思想觀點=耶律楚材雖為契丹後裔,但是蒙古的大思想家,儒學的大同思想家,佛學的理想主義者。=評價=政治上,勸阻蒙古軍人,不要有武力至上的屠殺觀念,泯除蒙古、色目人唯我獨尊的心理,重視漢人的貢獻,掃除以親王貴族為後盾的惡勢力,以及使民政和軍政分而治理。在經濟上,則主張漢地從事農耕,制定稅制等,對於元朝的政治、經濟有許多貢獻。=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斯思想家十二》台灣商務印書館http://www.epochtimes.com/b5/6/6/4/n1330221.htm
切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近、接近。《易經.剝卦.六四.象曰》:「剝床以膚,切近災也。」《明史.卷一七七.葉盛傳》:「宣府為大同應援,居庸切近京師,守之尤不可非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